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
作者:刘复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复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范仲淹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  程颐  新旧之争 
描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思潮掀起高潮, 政治革新运动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儒们在实践“王道”政治理想的同时, 对于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致政治上的“党争”不断, 儒学复兴运动也随之不断深入
北宋3位政治家医学教育思想述评
作者:郑兰英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学教育思想  王安石  医学人才  范仲淹  政治家  医学道德  《苏沈良方》  北宋政治  “三舍法”  述评 
描述:育的思想正是这种政治伦理观决定了他官办医学教育的思想。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是宋代由盛转衰,在外宋与夏、辽的关系紧张,在内士兵哗变、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民间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的时期。为实现其“达则济世利民”的理想,范仲淹推出“庆历新政”的第2年就提出了官办医学教育的主张。不久,中央的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便在京都开封成立。在此之前,太医署和翰林医官院医生主要来源于民间征辟和荐举,再到中央考核,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太医局”成立后,当年就招到诸科学生80余人,为中央翰林医官院等医疗机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医生来源。1.2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医学教育价值论宋以前医生的地位比较低下,韩愈在师说中曾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之说。到了宋代,儒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哲学文化背景中,范仲淹在“先忧后乐”的...
北宋中叶改革“三冗三费”的得失
作者:赵云旗  来源:学术季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叶  王安石  财政改革  国家财政  《宋史》  保甲法  三费  均输法  《文献通考》  厚禄养廉 
描述:行财政改革。王安石在财政改革中,不仅对开辟财源极为重视,而且对节省支出也非常关注,并采取了种种截流的措施,使国家财政得以振兴,“积弱积贫”的局面很快扭转;但王安石节省支出、振兴财政的措施中也有不少弊端和不足之处,本文拟对其改革作一较为全面的评述
北宋宋构夫妇墓葬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作者:刘雨茂 荣远大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路转运使  变法派  王安石变法  墓葬  北宋后期  《宋史》  史料价值  历史人物  绍圣 
描述:北宋宋构夫妇墓葬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五代宋元
作者:陈海铃  来源:中学文科参考资料(高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王安石变法  封建经济  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  民族关系  经济重心  北宋  海外贸易  历史特点 
描述: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更加发达;文化高度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
论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及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作者:蒋卫荣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  赵汝愚  奏议  编纂思想  王安石变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献汇编  司马光  北宋  中华书局 
描述:论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及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高中历史概念解析与应用(八)
作者:陈伟国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概念解析  王安石变法  高中历史  澶渊之盟  北宋  方田均税法  江南经济  赵匡胤  经济重心  经济文化交流 
描述:高中历史概念解析与应用(八)
识见超卓 劲悍廉厉——读王安石文
作者:余恕诚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具体问题  建国后  梁启超  文章  逻辑力量  北宋  迫切性  切中要害  经济情况 
描述:建国后的政治经济情况,揭露时弊,切中要害,分析事理,深刻透辟,从各个角度引出因循守旧将招致危亡的结论,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说明变法革新的迫切性。
说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作者:钟振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桑  晏殊  时新  燕子  珠玉词  士大夫  北宋  民歌  心理独白  风味 
描述: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士大夫阶级的高雅、闲愁气息甚浓。但也有例外,如《破阵子》就清新而欢快.略具民歌风味: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
苏轼与王安石误改诗
作者:柏文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主观臆断  王阳明  石钟山  文学史  西风  菊花诗  文学家  北宋 
描述: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赋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着一则他误改王安石菊花诗的轶事。有一次,苏轼去登门拜访宰相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他正要离去,偶见书案上放着一篇王安石尚未完成的咏菊诗稿,其中有这样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思忖:唯有秋季才会常刮西风,西风起处,万木萧疏,群芳凋谢;但菊花恰能独傲风霜,显现出与寒冷抗争的不屈品格,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赞美,你王安石怎么这样孤陋寡闻,竞写出西风吹得菊花四处飘零的诗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