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70)
报纸(417)
学位论文(19)
图书(10)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03)
历史名人 (303)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0(133)
2009(88)
2008(119)
2007(70)
2006(55)
2005(46)
2003(11)
1998(5)
1993(9)
199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
瞭望(4)
戏剧之家(3)
中国新闻周刊(3)
音乐生活(3)
中国企业家(2)
财经杂志(1)
文学界(理论版)(1)
北京社会科学(1)
广告大观(综合版)(1)
《紫钗记》昆曲演唱史略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臧懋循  臧懋循  昆曲  昆曲  工尺谱  工尺谱  小说戏剧研究  小说戏剧研究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折子戏  折子戏  曲谱  曲谱  霍小玉  霍小玉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 
描述:《紫钗记》是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的作品。汤显祖在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考取进士后,于次年(1584)出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专司祭祀礼乐等事。南京是昆曲的流行地区,人文荟萃。他与曲家臧懋循、梅鼎祚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白先勇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白先勇  白先勇  新美学  新美学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观众  观众  老化  老化  校园  校园 
描述:一.昆曲进校园:从演出到开设课程 推广昆曲很重要的步骤是昆曲走进校园,我认为如果一门表演艺术没有年轻的观众,它不会有生命力的,会越演越老化下去。年轻观众非常重要,现在昆曲的危机不仅是表演老化
百戏之祖唯昆曲,古剧新妆演风流:作文新素材之“昆曲
作者:吴晓梅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素材  青春版《牡丹亭》  百戏  作文  风流  古剧  2009年 
描述:一眼·新素材 继2006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饮誉华夏之后,2009年12月15日,白先勇的青春梦之二《玉簪记》在冬夜的北大百年讲堂再度绽放。比主人公生活时代还要早的千年古琴“九霄环佩”穿过历史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
“青春”作伴 “魔鬼”集训 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教育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魔鬼”  教育  昆曲  集训  巡回演出  香港文化  白先勇 
描述:件之一,更有论者将此概括为青春版《牡丹
昆曲摭憶⑧ 烂柯山下收覆水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泼水  牡丹亭  表演手段  舞台  情节  渔樵  昆曲  自杀  老师  杜丽娘 
描述:不同的见地,犀利而智慧。她写的每一篇文章、她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是一页优秀的抒情散文。
“牡丹亭上三生路”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全球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文化市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昆曲  昆曲  园林  园林  音乐家  音乐家  朱家角  朱家角  黄豆豆  黄豆豆  舞蹈家  舞蹈家 
描述:水榭歌台,与对岸的牡丹亭隔水相望。随着一曲委婉悠长的《琴箫吟》,吹箫女子在平静的水面上泛舟而入,拉开了《牡丹亭》的序幕。
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冯智全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昆曲  苏州  生态性  人类  《夷坚志》  音乐文化 
描述:《牡丹亭》故事的源头,谢传梅先生认为:宋时洪迈《夷坚志》所记本仅仅是一个故事的雏形,明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把故事扩展了,而至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则得到进一步充实,臻于完善了。①发源于苏州昆山
粉墙·花影·诗思·琴情 精心打造新版昆曲《玉簪记》
作者:翁国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玉簪  牡丹亭  白先勇  女主人公  新版  韵律  经典  舞台  海峡两岸 
描述: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人在蓬莱第几宫。高雅的曲词,充满韵律的词格,让昆曲《玉簪记》成为明代中叶以后杭州人高濂创作的一部经典传奇,成为昆曲极盛时代产
通往北京的路
作者:杨文清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沈从文  北京文学  北京市  作品  文学道路  编辑部  老舍  大运河  北京西站 
描述:2009年10月16日黎明,西安发往北京的火车途经石家庄。窗外清寂的晨色中,影影绰绰的黄土地上,横七竖八的乡间小路,溪流似的淌进暗黑的村庄。旅客们相继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有—搭没一搭地闲聊。渐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