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炳《疗妒羹》传奇研究
作者:茅海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疗妒羹》  传播  结构  主题 
描述:进行考辨,追溯源流,梳理出五种版本均以明末两衡堂本作为底本刊刻、印行与流传的。舞台传播则介绍《疗妒羹》自明末到现代,搬演与昆曲舞台的盛况以及它作为折子戏流传的情形。 第三章紧扣文本,通过制作结构简表
记忆力,应是信心锻炼
作者:林瑞山  来源:知识与生活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记忆力,应是信心锻炼
“‘’无副词义”辨及其它
作者:林寒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词义  “变”  《古代汉语》  《词诠》  孔子  古籍文献  “多”  王安石  梁惠王  形容词 
描述:“‘’无副词义”辨及其它林寒生古代汉语常用词“”能否解释为“更、更加”,作副词用?现行某些词典中设立的副词义项“更、更加”是否必要?周复纲先生在《“”无副词义》一文(原文载《疑难字词辨析集
别给“翰”字“水”
作者:姚靖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绘画艺术  《文汇报》  上海  标题  画刊  作品  羽毛  形声字  王安石  山鸡 
描述: 本人是书画爱好者,《文汇报》上的“文汇画刊”栏目,我几乎是“一期都没有少”,“照单”全看了。2004年1月4日,此栏发表的是上海书画院画家的作品。画家们娴(xian)熟的技法、精巧的构思、灵动的笔墨及鲜明的个性。让我又一次品尝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大餐。美中不足的是,其标题“瀚墨溢新香”中的“瀚”
张性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油气运移和保存研究
作者:付晓飞 许鹏 魏长柱 吕延防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层  结构  断层核  破碎带  断层岩  变形机制  运聚 
描述:,即使都是碎裂岩,其渗透率相差7个数量级。从断裂带结构看油气运移和保存,断层垂向封闭主要靠剪切型泥岩涂抹的连续性,侧向封闭能力取决于断层岩物性,物性很高的碎裂岩自身封闭能力很差,依靠两盘岩性对接封闭油气
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
作者:李岩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国·乐史  结构  解构  现代性  《春花秋月何时了》  语境 
描述:”与“政治标准”两层次,并始终贯穿“结构”与“解构”意念;对音乐历史研究、甚至一切关及音乐的“学术”不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现状,作者也提出了批评。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作者:郭梅  来源: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国明代文学学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作者:刘淑丽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真幻相生  真幻相生  双线交织  双线交织 
描述: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戏文之结构及其变迁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文结构  脚色制  戏剧叙事  小说叙事  《牡丹亭》 
描述:并不显著、稳定,戏文结构变迁的历史则主要表现为脚色使用日趋规范、戏文结构也日趋稳定的历史.戏文之结构可认为是脚色制与故事叙述两种因素的组织调和,二者之间始终存在张力,后者有时也有可能成为主导性因素
《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
作者:吴瑞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人一事"  "一人一事"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剧情结构  剧情结构  叙事理论  叙事理论  透视  透视 
描述: 本文通过对《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认为《牡丹亭》围绕"杜丽娘游园惊梦"所建构的"惊梦"、"寻梦"、"殉梦"、"圆梦"的剧情结构,符合李渔将叙事结构置于戏剧中心地位而提出的"一人一事"的"立主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