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与创新的撞击:宋代小学的多元化发展
-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士人 王安石 古文字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古音 文化研究 南宋 主要表现 著作 宋人
-
描述:种,《宋史·艺文志》著录58种。
-
2007年高考语文创新题型荟萃与简评
-
作者:吴秀梅 刘士东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题型 简评 王安石 考查方式 阅读 解题 准确理解 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 高考语文
-
描述:2007年高考出现许多精彩的创新题型,下面笔者精选八道,并稍加点评,供大家参考。一、(四川卷第12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
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
-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其所获实效确实不容低估.李华瑞认为,士大夫们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变法措施中显现出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理念的诸多端倪,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其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
-
认清形势 完善举措 创新机制 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
作者:谭晶纯 李辉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认清形势 完善举措 创新机制 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
王益区创新思路奏响和谐主旋律
-
作者:杜辉 张亚萍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益区创新思路奏响和谐主旋律
-
王益民:现在是中国资本市场创新最好时机
-
作者:曹金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现在是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最好时机,中国应该参与到这场全球重要资本市场重组中去。”东方证券董事长王益民上周六在“动荡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2008中欧?华安锐智沙龙”上表示。
自次贷危机
-
创新之源:武汉黄鹤科技园发展纪实(之三)
-
作者:李平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园 黄鹤楼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合作协议 科研领域 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
-
描述:不求所有,只求所用,1+12 2007年11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与黄鹤楼科技园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科研力量雄厚的高等院校与创新能力强劲的黄鹤楼科技园在科研领域正式牵手,展开多领域、深层次
-
创新与实效的追求——吴照云教授《管理学》(第五版)评述
-
作者:黄速建 来源:当代财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学》 社会经济发展 边缘学科 理论与实践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管理过程 近代史
-
描述: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学科之一。《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
-
吴宏斌:珠光耀香江 创新谋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华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宏斌:珠光耀香江 创新谋发展
-
宋代改革的历史特点及后世影响(专题讨论):创新与因循:“祖
-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
描述: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其所获实效确实不容低估。李华瑞认为,士大夫们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变法措施中显现出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理念的诸多端倪,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其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