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6)
报纸(55)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
地方风物 (13)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3(3)
2011(15)
2010(12)
2008(15)
2000(2)
1995(2)
1990(2)
1983(3)
1980(1)
按来源分组
天中晚报(1)
咸宁日报(1)
中国技术市场报(1)
文史知识(1)
史学史研究(1)
戏文(1)
税收与社会(1)
人民日报(1)
山区经济(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
论90年代女性散文
作者:韩小蕙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女作家  散文创作  知识分子  批评  年代  精神家园  天地人  写作  王英琦 
描述:无聊碎片,真没意思。每逢这种时候,我都专注地听着,记录下他们批评的要点,思索着他们的道理,然后对照自己的观点,反复比较和审视。再扎到散文创作
怀念刘大年先生--相识日本与重逢中国及其他的追忆
作者:野泽丰 曾支农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近代史研究  历史学家  辛亥革命  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代  怀念  中国社科院  代表团  访问 
描述:辛亥革命的学术研讨会;而论及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日本学者与刘大年先生的关系,则可追溯到近40年前的1963年。那年11月,刘大年先生作为中国学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访问了日本。从那以后,我们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为手表装上“中国心”——记周鸣皋对发展国产手表的贡献
作者:江有祺 郭良玉  来源:上海工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国产  发展  进口  手表  贵重物品  状况  改变  年代 
描述:为手表装上“中国心”——记周鸣皋对发展国产手表的贡献
■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作者:王仿生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句丽  三国志  北魏  文物  山城  小板  注释  石碑  发现  年代 
描述:《文物》1982年第6期《高句丽丸都山城》一文中,有"在小板岔岭发现了北魏毋丘俭刻石碑残段"的注释,此说年代不确。按毋丘俭三国魏闻喜人,字仲恭。《三国志·魏志》卷
50年代作家用稿费能买北京四合院
作者:东新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稿费  刘绍棠  作家  基本稿酬  丁玲  艾青  北京四合院  司马相如  白居易  年代 
描述:稿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以财乞文,俗谓润笔,古人把稿费叫做润笔.白居易曾在诗歌里大谈工资,让苏轼倾慕不已.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长门赋>,陈皇后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古往今来,稿费千百年来都是存在的.但白衣苍狗,沧桑变化,到近代时稿费的变化可真不小,还有因稿费而惹祸上身的.
艺舟夜话(十四)
作者:万君超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书画鉴定  李瑞清  印章  斋日  辨真伪  道士  上海  年代  狭隘 
描述:书法家谭泽闿托友人杨钧收得清人刘墉书法两幅,然杨难定真伪,寄与谭氏自鉴。谭以示李瑞清、曾熙二人鉴定,李谓甲幅真,乙幅非;曾谓甲幅非,乙幅真。谭从李言,收甲幅,退乙幅。杨因致书与谭云:其书既不可辨真伪,何必收之?其书既可伪造,至于乱真,是其书无过人处,更不必收之也。
汪曾祺的烹技
作者:白忠懋  来源:美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汪曾祺  沈从文  温州人  敲鱼  年代  豆腐干  刘绍棠  北京  世纪 
描述:汪曾祺与林斤澜都是沈从文的弟子。两人又同在北京,有很深的交情。邓友梅也是知名作家,他跟刘绍棠同辈,但与汪相交却有几十年。据邓先生言;上世纪50年代林斤澜的烹技不在汪先生之下——林做的温州菜敲鱼(林为温州人,敲鱼为温州名菜)、醋蒸黄鱼在文学界独此一家。
Boundless张达谈中国时装
作者:卢沧海 Wanli  来源:明日风尚(时尚美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中国时装  中国服装  设计风格  设计师  品牌  年代  艺术  选择  作品 
描述:人卖,也不愁有人买。服装设计?在中国服装生意如此红火的当年,这样新鲜的玩意,一定很新潮,更有点不务正业?然而,种种原因之下,学习服装设计就成为了张达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文人幽默“谢客”诗
作者:林来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默风趣  文学创作  端木蕻良  现代作家  广西桂林  大熊猫  写作者  告示  刘绍棠  年代 
描述:现代作家端木蕻良,上世纪40年代家住在广西桂林的时候,孜孜以求于文学创作,苦于登门拜访者太多,于是便作了一首诗,作为"告示"贴在门上:"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欲到西厢。"初看此诗,像是写作者倾诉儿女私情,其实这是用含蓄的修辞手
马头山平安创建出新招
作者:余进 朱国兴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资溪讯 连日来,资溪县马头山派出所民警深入该镇中小学校开展创建“平安家庭”活动,旨在通过学校这个载体,让广大学生把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平安意识带回家。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