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晏几道的个性与其词的创作浅探
-
作者:陈信凌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今研究 晏几道 曹丕 黄庭坚 文心雕龙 词作 晏殊 浅探 小山词 创作
-
描述:一轩轾估量,不全是二晏霄壤相隔的职位所致,更因为小晏的禀性及词作较之大晏,确实更加新奇、更加惹人注目一些。晏几道出身于宰相之家,本来只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优越的家庭条件就可以保障他走完无风无浪、无怨无艾的人生旅程。但他偏生就一副狷介孤特
-
书香·墨韵·生命境界:谈汤氏家族藏书与汤显祖创作之缘由
-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生命境界 藏书 缘由 创作 家族 墨韵 文化现象 明清之际
-
描述:一、汤显祖的高祖峻明就有藏书四万余卷,这在明清之际是非常惊人的文化现象。明中叶嘉靖、隆庆后,藏书之风在江苏、浙江很盛。吴晗在《两浙藏书家史略》中就列举了八十家之
-
峻雄厚宕之《始平公造像记》——兼论对当前碑派创作的思考
-
作者:李进学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造像 创作 魏碑 康有为 书法艺术 思考 碑学 李瑞清 龙门二十品 笔法
-
描述:有几十载的习魏经历和对魏碑的深刻感悟,他对《始平公造像》如何认识,他对当前魏碑创作有何看法,他对魏碑创作有何思考……相信您看完本文后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
同中显异 各呈其妙:论吴炳、孟称舜创作的异同
-
作者:吕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孟称舜 汤显祖 汤显祖 吴炳 吴炳 临川派 临川派 爱情 爱情 创作 创作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传奇 传奇 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 情至 情至
-
描述:吴、孟两人创作的风格相似性却是被一致认同的,即吴炳、孟称舜都是继汤显祖、沈璟等人之后蜚声晚明剧坛的两位剧作家。
-
点燃学生诗歌创作灵感的火花
-
作者:孟鹏博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诗歌创作 创作灵感 点燃 火花 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四书五经 思维
-
描述:叶圣陶先生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思维。"那么,能否在陶冶学生性情,扩展其思维的基础上,放飞学生的思绪,让其饱含激情地记录下自己当时诗歌创作的灵感呢?笔者结合新课标
-
邝丽莎新作灵感来自《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邝丽莎新作灵感来自《牡丹亭》
-
亦真亦幻:谈《游园惊梦》的设计灵感
-
作者:王琼 来源:公共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游园 汤显祖 灵感来源 作品 中国本土 艺术家 牡丹亭 戏剧家 代表作
-
描述:陶瓷和宝石等材料,精心营造出一幕幕"情"与"景"。作品由四个吊坠和四个胸针共
-
应是“柳三变”
-
作者:全展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三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文学概论 二阶段 灵感 出版社 宋词 作者 柳永
-
描述:《文学概论四十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59页谈到灵感产生的第二阶段,在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注明作者为欧阳修,这是错误的。查《全宋词》第25页,可知作者应是柳永
-
汤显祖曲论三题
-
作者:马美信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曲论 戏曲理论 汤沈之争 戏曲创作 戏曲思想 牡丹亭 唱曲 独特风格 灵感
-
描述: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汤显祖首先肯定了吴中曲论,即沈璟的《唱曲当知》,可是接着又对曲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显得前后矛盾,而且语气转折太突兀。汤显祖对沈璟的曲论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实在令人费解。叶长海同志在《沈璟曲
-
无量太湖
-
作者:黄晓萍 来源:滇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湖石 无锡 历史文化 京杭大运河 地理位置 灵感 刘绍棠 江南 吴越 清末
-
描述:太湖与无锡,知名度都很吓人,搞不清是谁沾了谁的光。往明白处说,二者皆沾了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光。清末无锡县令廖伦是懂得做大文章的,他在太湖石仞摩崖石刻之巅,集历代文人的灵感再激灵感,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