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诠释几个齿部字
作者:许廷桂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汇  笑貌  康熙字典  集韵  韵书  讹字  玉篇  “辰”  音义  南柯记 
描述:言大略》二字联绵为释
临川方言中的几个特殊量词
作者:方琴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量词  量词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称量  称量 
描述:临川方言的词汇自成独特的系统,它既有对古汉语的保留,又有对其他方言的积极吸收。通过对“间、厝、堆、头、封、到、餐”几个特殊量词用例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临川方言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方言的某种发展趋势。
关于《唐六典》的几个争议问题
作者:袁文兴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六典》  行政法典  《周礼》  法律效力  尚书省  中华法系  安史之乱  国家行政  尚书令  中书令 
描述:。唐玄宗指令宰相们制定《唐六典》,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伟大的行政立法工作,但他们自己却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可能有“行政法”这个概念。世界上对《唐六典》知之甚少,中国历史上对其行用、性质及历史背景等问题,存在各种争议。必须把《唐六典》同当时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把各种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一、《唐六典》的行用关于行用即施行问题,其争议从唐延续至今,法学界都持“行用”的观点,其他学者有的人持“行用”论,有的人则持“未行用”论。对此,有这样几个问题应当搞清:(一)安史之乱的影响。应当说,安史之乱不只对《唐六典》的行用产生影响,对整个国家法律也影响很大。在此期间,所有公布施行的法律恐怕都未必能做到事事遵守,才制定不久的《唐六典》施行的情况自然会更加不好,这无疑是符合当时的实情...
仁学现代化需要克服的几个理论问题
作者:李存山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问题  仁学  现代新儒家  现代社会  孔子  现代化问题  道德内容  核心地位  陆九渊  唯物史观 
描述:是:要使这一命题得以成立,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前提,即仁学必须克服它与现代社会相抵触的几个理论问题。
试论北宋东京婚俗的几个特点
作者:刘春迎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东京  婚姻观念  北宋时期  司马光  解除婚约  《东京梦华录》  王安石  宋会要辑稿  文明婚姻  交杯酒 
描述:北宋时期,京师开封的婚俗呈现婚姻观念的更新、程序的简化及婚俗礼仪的变化等特点。在解除婚约及改嫁等问题上也有规定。
云南早期共产党员的几个“最”
作者:泓亿  来源:创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南省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吴澄  中共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工人运动  革命活动  早期 
描述: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大概都记得开篇那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思潮所以在当时的欧洲掀起工人运动的狂飙,自然是由于早期资本主义对劳动者剥削压迫的残酷性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人民再也无法在旧制度下忍受下去。
古诗鉴赏题的几个设问角度
作者:于海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贾谊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  高考命题  汉文帝  求贤  王安石  古典诗歌 
描述:自1994年以来,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题。从2002年起,又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题。题量也加大,分值也增多,测试的角度也逐年变化。三年来的高考试题及各处模拟试题,对诗歌鉴赏,命题者也在逐渐加重考
驳斥刘绍棠的几个反动论点
作者:晓阳  来源:江淮文学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驳斥刘绍棠的几个反动论点
王安石变法思想中几个闪闪发光的观点
作者:竺培升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思想  北宋中期  选拔人才  先王  理财  农业生产  地主阶级  财政收入  正确态度 
描述:管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变法在取得一定成效后,还是归于失败,但就其变法的思想而言,实有一些发人深思的
论王安石领导宋代变法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措施
作者:黄丹心  来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重要思想  人才观  司马光  三舍法  王临川  答司马谏议书  培养人才  宋神宗  顺天应民 
描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县盐卒岭人。其生卒时间为公元1021—1086年。他在进士及第做过十多年的地方官、深谙北宋内忧外患的重重困境,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入内阁参知政事,第二年任宰相。立下了从改革求扭转宋朝颓败政局的壮志和决心。对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