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
期刊文章(15)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24)
历史名人 (9)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1(3)
2010(1)
2009(4)
2008(2)
2007(3)
2005(2)
1998(2)
1997(1)
1990(1)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8)
临川晚报(5)
信息日报(2)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1)
文博(1)
巢湖晨刊(1)
文物天地(1)
廉政瞭望(1)
当代江西(1)
名作欣赏(1)
乐安流有个巨型铁锚专家推测是建国后制造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图 晚报记者 袁平 晚报讯 12月10日,记者来到乐安县牛田镇流村一古民居,看见墙角边坚着一巨型铁锚,需4名壮汉合力才能抬起。巨型铁锚究竟从哪里来的?它又有多少年的历史? 村里
龚建华深入乐安流古村调研
作者:邹春林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龚建华深入乐安流古村调研
江西乐安流景区 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作者:胡晓军 夏俊 张邦人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西乐安流景区 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千古文化名村:江西乐安流
作者:彭明瀚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化  董氏  江西省  文物保护  露天博物馆  千年古村  科学价值  古代文化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描述:千古文化名村:江西乐安流
试论乐安流祠堂祭祖风俗中的宗法问题
作者:殷剑 吴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制  宗法制      祠堂  祠堂  祭祖  祭祖 
描述:定的促进作用。
乐安流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
作者:许飞进 刘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      特色  特色  定位  定位 
描述:出流村的赣文化特色,丰富了聚落的地方化研究。
深山奇葩“宜黄戏”:――桥“土戏班”唱响和谐村庄
作者:唐勋 胡时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这就是地处大山深处的宜黄县新丰乡桥村。 由本村23位农民组成的“戏班子”,演员最小的16岁、最大的6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农民剧团研究
作者:邱瑶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农民剧团  生存现状  传承  发展 
描述:民剧团在传承及发展宜黄戏的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及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力图通过这一具体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本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江西宜黄戏当代发展背景、桥农民剧团结构与运行机制、该剧团
“千古一村”乐考察与研究安流“乡射遗乐”的
作者:吴凡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历史渊源  乐班组合  演奏风格  “非遗”出路 
描述:“乡射遗乐”已成功申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上一个小小的流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千古一村”;这里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射遗乐”。其演奏形式和古朴的音乐风格,堪称
地方戏民营剧团生存现状调查:以江西宜黄“桥农民剧团”为个案
作者:汪媛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戏  农民剧团  技艺传承  家族式管理  传承与变异 
描述:查。本文第一部分内容是对该团的基本情况介绍;其次介绍春节期间该团的演出情况,其中包括对相关人物、场域和事件的阐述;最后是对宜黄戏剧种及剧团的现实境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