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美轮美奂的殿堂:读杜甫《登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杜甫  《唐诗评选》  文艺批评  《诗薮》  诗歌创作  诗人  胡应麟 
描述:诗评选》中说:
“诗家语”与“日常语”
作者:张国鹄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文学语言  王安石  周振甫  学会  写诗  含蓄  情思 
描述:“诗是语言的艺术”,要想学会写诗.就应该学会王安石标举的“诗家语”(《诗人玉屑》卷六)。何谓“诗家语”?它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思,时空可以跳动”(周
谈谈王安石的梅花诗
作者:戴华强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诗人  王安石  历史文化  道德观念  艺术家  描绘  题咏 
描述:人们对于梅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
剧作家,首先应是一个诗人:为曹禺诞辰100周年而作
作者:刘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剧作家,首先应是一个诗人。这是两名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和易卜生讲过的话。易卜生说:"我主要是一位诗人"。曹禺说:"写《雷雨》是在写一首诗"。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对他们的话似乎并没有理解,也没有
涉农区县体育设施日趋完善 农民组建运动队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渤海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天气暖了,到户外锻炼的人也多了。记者了解到,和不少城区居民崇尚健身相比,时下农民体育锻炼的热情也逐年高涨。近年来在涉农区县各行政村内,村民自发组建的足球队、篮球队、自行车队等体育活动小组蓬勃兴起
王益区抗旱保苗服务农民零距离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焦永兴 喜顺 刘强 通讯员 王辉 2月12日下午,天寒地冻,哈气成霜。 王益区干部早早就走出机关,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抗旱一线,指导群众投入到抗旱保苗战役中。目前,已有2.9万亩干涸的耕地喝上了“甘露”,1.4万名农村缺水困难群众不再为饮水发愁。 虽然去冬以来该地已有两次少量降雪过程,但
王益区家电下乡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魏伟 杨杰 杜宏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魏伟 通讯员 杨杰 杜宏)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五星村村民颜志刚家最近添置了一台崭新的冰箱。提起这个“大件”,颜志刚一脸的兴奋。“我听村里人说,农民买家电国家给‘报销’13
王益区百余党员干部投身农民增收主战场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王 晶 周 旭)王益区王家河镇冯家河村34岁的鄢武,过去住在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山坡上,家里种了3亩苹果,一年收入也就五六千元。区人社局党员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后,帮他落实了移民搬迁政策,搬进了新房,且为他家建起了养鸡大棚,每月光鸡蛋收入就七八千元。这是该区落实“为民服务
蛟河市黄松甸镇用“五新”培育新型农民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农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型农民  蛟河市  农业科技知识  培育  黄松  现代远程教育  实用技术培训  文化活动 
描述:民。充分利用各村文化大院、活动广场,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站应是农民终身学习的大课堂
作者:沈广琴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教育活动  知识资源  培训活动  局限  实现方法 
描述:基层文化站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信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职责,是农民终身学习的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