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4)
期刊文章(179)
学位论文(8)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0)
地方风物 (6)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96)
2011(25)
2002(8)
2001(10)
1998(4)
1995(4)
1994(4)
1993(5)
1987(7)
1986(7)
按来源分组
人文杂志(2)
晋阳学刊(2)
历史教学(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文史哲(1)
中国国防报(1)
国际金融(1)
能源评论(1)
华夏文化(1)
抚州师专学报(1)
《乌江亭》诗引起的是与非
作者:田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迁  刘邦  江东  乌江  军事  项羽  政治  杜诗  人民日报 
描述:概括下来,列示于后: “王荆公比起小杜来实在要高明得多”。(黄语)“可见杜诗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而王诗的观点是可取的。”(宋语)他们的理
中国古代是怎样考核官员的
作者:司马昕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缘关系  郡县制  《周礼》  诸侯  政府官员  中国古代  周王朝  大夫  军事  制度 
描述:军事方面的,财政则是独立的。天子、诸侯、 大夫各有自己的土地,叫"公田"。"公田"的收入除提取十分之一
欧、王散文风格之浅议
作者:洪本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志铭  欧阳修  高若讷  校理  王二  学士  侬智高  字元  军事 
描述:,称宝臣为“吾僚也,方吾少时,辅我以仁义者”。《祭丁元珍学士文》又称“微吾元珍,我始弗殖”。为同一个好朋友都写了墓志与祭文,这对欧、王二人来说,是少见的。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题材与体裁完全相同的作品,可以通过比较,来看看两位散文大师的风格究竟有怎样的不同。
王安石变法与木兰陂
作者:陈长城 蒋维锬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木兰陂  进步意义  北宋王朝  封建社会  公元  封建统治者  军事 
描述:所制定的《农田水利法》,是新法中成效卓著的一项.《农田水利法》发布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其实施后,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并且取得了巨大的
一件几被湮没的史实——《古田会议决议》也应是延安整风的指导
作者:钟鼎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队  古田会议决议  部队建设  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  指导性文件  军事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  健康发展 
描述:习《古田会议决议》,把决议的精神落实到整风运动中,所以《古田会议决议》也是整风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并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其原因探讨
作者:崔正德 曹国庆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书院  发展史  王安石  杰出人物  朱熹  周必大  军事  科举  欧阳修 
描述: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本文拟就宋明时期江西人才兴盛之状况及其原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文明的普及和教育的多样化——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笔下的南宋杭州
作者:周维强  来源:西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学家  科举  王安石  生活场景  南宋  高等教育  贵族  基础教育  北宋  军事 
描述:本身为主,当时这个大都市称作临安,是中国 建都之处。……在1275年前后,它却是世界上规模 最大和最为富庶的大都会。
应是“身膏野草”
作者:董行道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淞口  参谋长  抗战胜利  阵地  部队  军事  伤亡  抵抗  晋见  生还 
描述: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构建“节约型社会”应是编制防火规范的原则
作者:安定宇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防火规范  利用能源  编制  可持续发展  基本国策  有限  经济 
描述:全球的总能源是有限的,我国可利用能源也已日趋紧张,发展经济必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能源,尤其是我国在能源的利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浪费。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近年来提出了构建
江山信美即吾土——试论李绂对清代广西文化建设的贡献
作者:张维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广西省  清代  李绂  全面发展  政治  经济  文学 
描述:历史上,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等因开发较晚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不必讳言。经过长期不断的开发,在历代积累的基础上,入清以来,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