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曾巩的“先王之道
作者:骆啸声  来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曾巩的“先王之道
提要钩玄 教学之道
作者:汤贵仁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要钩玄  中国古代文学  王安石  文学史教学  刘禹锡  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方法问题 
描述:确.就教学而言,“米”就是内容,因此,正确而科学的内容应该和正确而科学的方法一致,并行不悖.
名家治学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而不思则罔  治学方法  唐朝文学  《新民晚报》  治学之道  北宋政治  爱国诗人  王安石  借鉴参考  徐特立 
描述:名家治学之道古今中外名家的治学方法,可供不同个性的人在治学时借鉴参考。、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战国时思想家孟朽:“尽信书不如无书。”3、东汉哲学家王充:“知古不知
我国古代的胎教之道
作者:彭印川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胎教  我国古代  孙思邈  《颜氏家训》  胎儿  孕妇  《大戴礼记》  千金方  《妇人大全良方》  陈自明 
描述:我国古代的胎教之道彭印川顾名思义,胎教是指在母亲怀孕期间专门针对胎儿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是优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胚胎学、心科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证实,胎儿
试论王安石的内圣外王之道
作者:杨世利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治  法治  内圣外王  《周礼》 
描述:本文认为王安石变法既强调变风俗、以儒家经术培养、选拔人才,又强调立法度、治国平天下,走的是内圣外王之路。内圣外王的实质是把儒家的意识形态与法家的专制政体结合起来,而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就
王安石与张居正理财之道的比较
作者:吴建华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与张居正理财之道的比较
王安石的为相之道
作者:康震  来源:培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习成就  思维敏捷  思想开放  政治家  文采 
描述:学习成就了一位思维敏捷、思想开放的政治家,也使王安石成为一个文采斐然、学富五车的学者。喜欢学习,几乎成了王安石的一个“毛病”。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陆象山
作者:余品华 赖功欧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家  直觉  直觉  心学  心学  成德之教  成德之教  象山学说  象山学说 
描述:刘藏山这一段是儒家内圣之学的最高峰;唐君毅则视陆学为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之学滁复观认为要把握象山思想,必先把握义利之辨的总枢纽。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
作者:王善禄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描述: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儒家法文化的道统旨归
作者:黄泽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法  儒家文化  陆九渊  道统  圣人之道  伦理本位  《中庸》  赞天地之化育  “德主刑辅”  文化特质 
描述::“在传统中国,法律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相比不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应当首先受到的是道德规范的调整,也就是儒家在为治和司法中的道德原则。”“这可以称为中国的道德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