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修辞学理论源头应是“辞达而已矣”
作者:路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修辞学理论源头应是“辞达而已矣”
修辞角度看王安石《明妃曲》其二
作者:袁津琥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妃曲》  王安石  修辞角度  宋代诗人  王昭君 
描述:非禽兽而何!”(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六《明妃曲》注引)在范冲看来,王安石这首诗歌简直宣传的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的人生哲学。范氏此论一出,受此影响,后世不少宋代诗歌的选本都仅选了《明妃曲》第一首,而未选第二首。当然历代也不乏为王辩诬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蔡上翔说诗中的“恩”是爱幸的意思,反对范氏的上纲上线;朱自清说“汉恩自浅胡自深”是“沙上行人”的自言自语;郭沫若说这里的“自”字是自己的“自”,而不是自然的“自”;徐仁甫说这里两个“自”字,不但表示恩的浅深是出于汉胡自己,与我无关,而且“自”有“虽”义,在语法上,它根本不是说话的重点所在(以上观点可详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七、《语文续拾》、《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王安石的〈明妃曲〉》、《古诗别解·宋诗别解》等书)。笔者以为这都是对王诗的误解。究其原因在于诸家探寻诗意时...
刘绍棠《暮春》的修辞技巧
作者:郑锡浩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刘绍棠  《暮春》  散文  修辞技巧 
描述:表了小说《青枝绿叶》,次年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他还在读高中。1956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专业作家。
《牡丹亭》作为修辞原型在后世文本中的复现
作者:林山  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修辞原型  修辞原型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复现  复现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女性意识和爱情观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嬗变轨迹。
序文写作中的庸俗化倾向
作者:孙彦杰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庸俗化倾向  叶圣陶  现代学者  王应麟  辨体  典籍  作用  荔枝  写作者  叙事体 
描述:关于序文的性质与作用,宋代的王应麟在他的《辞学指南》中这样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明代的吴讷则说:“凡序文籍,当序作者之意。”(《文章辨体序说》)这是古代学者对序文写作的见解。现代学者叶圣陶先
简易程序应是一个独立程序
作者:王培韧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简易程序  新中国  人民群众  普通程序  民诉法  第一审程序  独立程序  特别程序  诉讼程序  作用 
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民诉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我国民诉法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民诉法,它的原则、制度和程序都是从方便人民群众诉讼为出发点,民诉法第十一章
略談漢字的表意性
作者:楚永安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意文字  表意性  代表  表音文字  王安石  别字  作用  字形  心境  分析法 
描述:漢字的性質,就是要找出它的特點與個性,而這種特點與個性是同其他文字相比較而存在的。如果說漢字也是一種表音
古人的字与号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欧阳修  王安石  居士  苏轼  杜甫  古代  李白  作用  晚年 
描述:”、“字”三部分,三者各有各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古人是如何称字、称
是辛散而升,还是温经通阳?——对桂枝功效的探讨
作者:王正公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汤  作用  温经通阳  发汗解表  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  功效  叶天士  伤寒论  祖国医学 
描述:主的药,都具有辛散之性,因而有的方书论述桂枝的性能,就说具有升散作用.如黄宫绣《本草求真》说:"桂枝系肉桂枝梢,其体轻,其味辛,其色赤,有升无降".叶天士《本草经解》也说:"桂枝气温,味辛无毒,气味
“考工记”及其中的力学知识
作者:王燮山  来源:物理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力学知识  工程技术  周礼  科学技术  先秦时代  汉代  科学性  材料力学  作用 
描述:一、关于“考工记”“考工记”是我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科学技术典籍。这部文献自汉代以后补入“周礼”,成为“周礼”的一篇--“冬官”篇。其实“考工记”和“周礼”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汉朝的河■献王因为传至当时的“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