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目标分层”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王安石变法”一课为例
-
作者:范斌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标分层 历史教学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
一样的背景 不一样的风景:例谈背景资料使用误区及对策
-
作者:蒋成云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背景资料 柳宗元 古诗词 学生学习 对策 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 教学 王安石 理解
-
描述:五年级下
-
双红堂藏《水漫金山寺》与旧抄本《水斗》人物形象辩析
-
作者:陈金霞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斗 水漫金山寺 人物形象
-
描述:本文将以双红堂所藏的《水漫金山寺》为底本,参考阿英先生整理的旧抄本《水斗》,通过分析许仙三次出场的情感变化和白娘子与法海三次战斗的形象转变来展现《水漫金山寺》文本对人物形象处理的细腻和完善,进而说明《水漫金山寺》在演变之中的进步和对该戏发展的作用,以引起对双藏本《水漫金山寺》的重视。
-
《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
作者:李小兰 黄建荣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
析论张大千的花鸟画:兼赏大千《双雀栖桠图》
-
作者:陈沫吾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鸟画 张大千 经亨颐 荷花 绘画活动 画法 四川内江 李瑞清 创作 于右任
-
描述:大、青藤、白阳诸家,继及宋元各家。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思考:以广昌孟戏为例
-
作者:黄美龄 赵红宝 吴媛媛 来源:神州(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制度 传承人制度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
描述:以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考察该制度在具体非遗项目中的适用情况,为非遗传承人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提出建议:根据民意确定传承人人选、考虑认定团体型传承人、建立和完善传承人管理机制.
-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牡丹亭》典故英译为例
-
作者:潘晓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典故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牡丹亭
-
描述:。本论文的目的如下:一、运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描述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现象,并寻找翻译补偿的策略。二、以《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别译自白芝、汪榕培和张光前),深入探索典故翻译的策略,对比分析
-
关联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邯郸记》为例
-
作者:吴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邯郸记》 最佳关联 翻译方法
-
描述:的明示推理过程,有三方参与,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成功的翻译是在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邯郸记》在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位居第二,地位仅次于《牡丹亭》。通过卢生的黄粱一梦,入木三分地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被称为是明代官场现形记。《邯郸记》英译本自 2002 年面世后,被《中华大文库》收录,在传播中国典籍文化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以《邯郸记》为研究文本,试图从关联理论视角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将《邯郸记》中文化负载词分成五类,并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基本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中直接翻译包括音译、直译,间接翻译包括意译,替代和省略。作者通过对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以最佳关联为判断标准,根据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异同,对文化负载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最终获得最佳关联和成功交际。 作者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对《邯郸记》的推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中国典籍的英译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微薄之力。
-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人手实现中匡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
-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
也谈传统艺术与年轻受众--以昆曲面向浙大在校生的调查为例
-
作者:葛恬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白先勇 大学生 《牡丹亭》
-
描述:曲的认识和热情程度不容乐观,高校中的戏曲环境仍欠成熟,昆曲本身方言式的念白、复杂的表演程式及缓慢的节奏是造成大学生对于昆曲难有热情的原因.青春版《牡丹亭》以旧剧新编、现代的舞台效果、合理的演出场次安排以及走进高校与年轻学生零距离的宣传等优点,在年轻人中取得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成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借鉴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