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真务实”应是作文教学的常态
-
作者:黄玉慧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真务实” 作文教学 高考作文题 命题思路 材料作文 真情实感 考生 课改
-
描述: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仍然为材料作文,在秉承前两年命题思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作文题延续了其进入课改后命题的基本理念.即引导考生关注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概括地说就是“求真务实
-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
作文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作文
-
作者:孙祥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唐伯虎 故事 骆驼 墙角 朱自清 赵佶 王安石 梅花 孔雀
-
描述:请画相通,古今一理,为诗为画为文,古今珍闻甚多,如花丛,如绿洲,采摘一二,稍加品味,即启迪无穷。
-
学生应是同伴作文的忠实读者
-
作者:蒋晓东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学生 读者 《语文课程标准》 开发和利用 语文教师 忠实 同伴
-
描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二条对教师课程开发和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
2007年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
-
作者:侯学平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生命 史铁生 行走 浙江 根据要求 王安石 欧阳修 文字 题目
-
描述: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
耕耘生活,作文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
作者:胡云信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贴近生活 自我 土壤 生命特征 土地 刘绍棠 外公 习惯 思想感情
-
描述:名家思悟有人请著名作家刘绍棠谈创作的体会,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在熟悉的土壤上种自己的庄稼。这"熟悉的土壤"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种自己的庄稼",就是在脚下的土地上播种自己的思想感情,收获凸显自我生命特征的文字
-
《伤仲永》教学谈
-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
浅谈《泊船瓜洲》的教学
-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
描述:《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洲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重点字词,理解叙事诗句。这首诗的头两句
-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
让论据材料充分“燃烧”:“登高未必能望远”升格作文
-
作者:子衿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单 论据 燃烧 作文 升格 议论文 王安石诗 晚唐诗人 人本质 因果关系
-
描述:也许你会有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