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0)
报纸(174)
学位论文(48)
会议论文(10)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5)
地方文献 (8)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2)
2013(23)
2008(29)
2007(34)
2004(24)
1997(5)
1995(8)
1994(4)
1985(8)
1930(8)
按来源分组
侨报(5)
财政公报(2)
老年人(2)
镇江日报(1)
淮北晨刊(1)
少年文艺(写作版)(1)
写作(1)
四川中医杂志(1)
初中生(1)
扬子晚报(1)
刘知几与胡麟小说分类思想之比较
作者:王齐洲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几    小说分类  文化立场  历史眼光 
描述:挥怎样的作用,故其对小说作品的评价始终紧扣真实和雅正这两大史学要素;胡则用文学家的眼光从诸子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诸子流变对小说文体风格的影响,故其对小说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语言与词章这些写作要素。刘虽是史学家,但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却较少历史发展的眼光;胡虽是文学家,而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则更具历史眼光。
宁波学术界纪念“王麟与《三字经》”活动摘要
作者:杨古城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字经》    宁波  浙江人民出版社  学术界  摘要  纪念  儿童道德 
描述:◆1986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徐季子、郑学浦、袁元龙著《宁波史话》“三朝元老王麟”;◆1991年12月15日,王麟撰《三字经》发表于宁波某媒体;◆1992年《鄞县文化广播志》276页王
从《困学纪闻》看王麟的经学特点
作者:李刚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困学纪闻》    经学  通儒 
描述:麟在《困学纪闻》中以札记的形式对诸经进行阐发、议论、考证、整理,开辟了独特的治经之路。在经学上,他不拘于门户,汉宋兼采,百家兼综,经史并重,实为一代通儒。
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作者:邱美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描述: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杨泽民:WiMAX尽量避免与同宗技术竞争
作者:暂无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B)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WiMAX技术  技术竞争  消费者 
描述:我主要从整个行业、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来讨论与WiMAX技术的关系以及根据中国的具体发展情况谈WiMAX技术的一些问题。[第一段]
麟《汉书艺文志考证》的文献学贡献
作者:杨万兵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  艺文志  文献学  贡献 
描述:麟重视图书目录之学,广征博引,遍考四部,细心求证,持论皆有根据,不妄下结论,撰成《汉书艺文志考证》一书,开专事考、补《汉志》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麟著述中的科教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乐爱国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知识  教育思想 
描述:麟博学多识,著述宏富,他的为学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同时成为"通儒",二者统为一体,就是要成为"国家所望于通儒".王麟的众多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反映出王麟的科学教育
麟《困学纪闻》的史学思想
作者:吴漫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史德  史德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经世  经世 
描述:编次、语言风格以及对历史的评价之中,彰显了南宋末年一个理学家积极的入世情怀。
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意志——杰出少年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九
作者:杨适天 杨逸凡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年  品质  困境  坚强意志  成功者  杰出  困难  王安石  杜荀鹤  君子 
描述: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汉)刘安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宋)王安石君子自强,永不意必。——鲁迅
麟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作者:姚永辉 马强才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  价值  用事  用事观 
描述:麟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