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99)
报纸(1995)
学位论文(119)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9)
历史名人 (877)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323)
2012(572)
2011(442)
2003(73)
1996(29)
1990(27)
1986(37)
1982(34)
1981(29)
1962(5)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26)
戏剧丛刊(10)
文摘报(6)
黄梅戏艺术(5)
北方文学(下半月)(3)
散文诗(3)
中文自修(2)
广东社会科学(2)
湖南教育(中)(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对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比较分析
作者:陈慧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封建礼制  《西厢记》  牡丹亭》《红楼梦》 
描述:崔莺莺是相国小姐,杜丽娘是太守的千金,林黛玉是清代贵族之家的小姐,又寄居在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在这样的官府门第里,她们受到的都是封建礼制的教育,其爱情都受到封建家长的百般阻挠。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之比较研究
作者:梅凌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鸳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王实甫  汤显祖  曹雪芹  语言艺术大师 
描述:文章就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比较,以展示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三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崔、杜、林形象时所完成的各自的时代使命。
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审美与意志之思考》读后谈片
作者:周述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活动  意志活动  审美经验  心理功能  审美心理结构  牡丹亭  审美对象 
描述:文对林黛玉听戏的论
昆曲
作者:月小小  来源:作文大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女主角  杜丽娘  肥皂剧  柳梦梅  庸俗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以前是在电视上看唱戏,只觉得满眼的大红金黄,几个老头老太,咿呀半天都呀不完不个句子,没耐性,庸俗的我只好换看庸俗的肥皂剧去了.
万艳同悲奈何天:杜丽娘、林黛玉比较谈片
作者:陈清芳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林黛玉  牡丹亭  《西厢记》  封建礼教  艺术典型  崔莺莺  古典名著  《红楼梦》  评论家 
描述: 杜丽娘和林黛玉,分别为我国古典名著《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作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的成功典型,几百年来,她们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鼎足而三,始终保持着不衰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广大读者
从《牡丹亭·劝农》谈起
作者:周月亮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劝农》谈起
在皇家粮仓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皇家粮仓牡丹亭
从林妹妹牡丹亭』说起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心理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林妹妹牡丹亭』说起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牡丹亭》与《红楼梦》
作者:刘梦溪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林黛玉  汤显祖  杜丽娘  警幻仙姑  曹雪芹  贾宝玉  柳梦梅  宝钗 
描述:汤玉茗和曹雪芹生不同时,一个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一个约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生年的时间差为165年。而卒年,汤卒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曹卒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一为明晚期,一为清中叶。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有别,使用的文学手段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