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探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浅探 哲学基础 教育思想 情性观 性三品 上智 下愚 万物 圣人
-
描述: 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虽然一生未从事过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从实行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思想是荆公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看王安石的人才政策--兼论王安石人才
-
作者:白自东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政策 王临川 人才思想 变法派 吕惠卿 反对派 欧阳修 人才问题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政策是他一生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宝库。从这个宝库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吸取很多的积极思想和历史经验。其中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
-
我国十一世纪变法家的宣言书-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作者:金秀珍 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宣言书 北宋王朝 地主阶级 法先王 谏议 刑狱 熙宁变法 “新政” 宋仁宗
-
描述:一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又称《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是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任提点江东刑狱返京述职时,写给宋仁宗赵祯的上书。但
-
不以个人恩怨定是非——由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敕》想到的
-
作者:李东文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撰写 个人偏见 晋惠帝 是非 封建社会 假公济私 苏东坡 光明磊落 潘岳
-
描述:封建社会里,待人处事能不畏强权、光明磊落、公正直言者有之;而曲意逢迎、假公济私、诬陷害人者亦有之.晋惠帝时,贾后要害愍怀太子,指示潘岳代太子起草章奏,并逼太子喝醉酒
-
读赵宗诚《关于王安石的自然观》——载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
作者:吕振羽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自然观 历史条件 光明日报 自由商人 容许解 司马光 中小地主 进步性 北宋时期
-
描述:时候,他们就被旧党推下台。这表明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改良主义也不能和被容许解决任何问题。
-
熙丰变法经济措施之再评价
-
作者:胡昭曦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 经济措施 宋神宗 财政收入 积极作用 熙宁 劳动人民 封建国家 地主阶级
-
描述:坚决推行者,无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还有变法派其他重要成员,特别是宋神宗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尤为重要.清人杨希闵曾谈到这点:“以熙
-
熙宁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吕惠卿
-
作者:薛谋崇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变法派 千秋功罪 反对派 宋神宗 欧阳修 史学家 北宋
-
描述:高度的评价,然而吕惠卿的千秋功罪,曾几何人予以公正评说?自宋以后历代评论家,反对变法者自不必说,即是肯定变法者亦以王安石任用章悖、吕惠卿等所谓"小人"为非.明人章衮撰《王文公集序》说:"……所以不惜
-
王安石的教训
-
作者:于其化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领导班子 知人善任 失败 用人问题 吕惠卿 投机 纪事本末 原因 钻进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新法最后全部废除,他本人晚年也退居金陵,心灰意懒,不再过问政事。这次改革失败有多种原因,但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致使一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之徒,借拥护新政之名,钻进了变法
-
王安石研究论文索引(1927-1983)
-
作者:江毓雄编 来源:江西大学图书馆资料室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研究论文索引(1927-1983)
-
从王安石焚稿谈起
-
作者:黄学保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一生工于文笔,最忌的是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雷同,他以为这样难免有抄袭、剽窃之嫌。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兵论》,初稿放在桌子上,不意被他的好友,一位过目成诵的才子刘攽(读若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