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36)
报纸(233)
学位论文(44)
图书(24)
会议论文(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9)
地方文献 (142)
宗教集要 (37)
地方风物 (20)
才乡教育 (12)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0(115)
2009(93)
2006(82)
2003(60)
2001(40)
1994(61)
1984(38)
1982(37)
1979(7)
1962(7)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7)
语文天地(16)
文汇报(13)
诗刊(6)
语文教学通讯(3)
四川戏剧(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大连大学学报(1)
集萃(1)
菏泽学院学报(1)
王安石禅意三味论
作者:邵维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意三味  追慕禅宗  曲诉禅隐  俱味禅悦 
描述:王安石的往往体现出一种禅的况味和追慕禅宗的本心。由于不凡的经历和秉性,王或以峭拔凌厉的议政表现“在欲行禅”的人生信条,或以隐喻曲笔表现其难言的归隐之心。晚年写下的流丽清新、洁美如画的归居小诗,才
有感于两句“咏菊”
作者:李圣  来源:群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苏东坡  王安石  正确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  大学士  菊花  辩证关系  西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描述:宋朝大学士苏东坡,能文善。有一天,他去拜访宰相王安石,见桌子上有一首只写了两句的“咏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菊花耐寒,经久不落,说西风(秋风)“吹落“满地金”,岂不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者:郭泉源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品质  培养学生  王安石变法  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 
描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晏殊《珠玉词》的修辞手法
作者:陈俐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珠玉词》  修辞手法  白描  设色  婉曲  直说 
描述:《珠玉词》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词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修辞的角度看,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三:一是既善于点化旧文,又能自铸新词,别开生面;二是既长于白描,又工于设色;三是婉曲与直说并用,相得益彰。
历代昭君与王安石的《明妃曲》
作者:刘成国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王昭君  诗歌主题  单于  毛延寿  西京杂记  个人命运  故事  践踏 
描述:的历史后果,而对于悲剧中被践踏的个人命运,则以客观的近似冷漠的笔调轻轻带过。之后,《西京杂记》卷二对这段文字作了如下发挥:
余靖诗学及其之通趣
作者:张海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余靖  宋代诗学  司马光  《沧浪诗话校释》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八月至十二月  古籍出版  《武溪集》 
描述:处世审美,皆尚通达,讲意趣,余靖乃开风气者之一,惜尚未引起文学史家重视。本文特论之。 余靖论诗倡通趣,见于《武溪集》卷三《曾太傅临川十二序》:“古今言者,二雅而降,骚人之作号为雄杰。仆常患灵均负
苏轼“乌台案”述评
作者:何正泰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案”  宋神宗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变法  述评  变法派  司马光  文字狱 
描述:苏轼“乌台案”述评
苑撷菊情趣浓
作者:李盛仙  来源:中国林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菊花  无产阶级革命家  高尚品格  李清照  陶渊明  欧阳修  起义领袖  爱国诗人  唐代诗人  王安石 
描述:苑撷菊情趣浓
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
作者:饶国宾 冯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经验教训  农村税费改革 
描述: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立足点;简便易行是税 费政策制定的关键点;增收节支是农村税费改革根本点;全面实施农村“费改税”方案,从制度上解 决农民负担问题。
三株老总吴炳新15条失误
作者:暂无 来源:跨世纪人才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三株老总吴炳新15条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