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28)
报纸(754)
会议论文(14)
图书(12)
学位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23)
地方文献 (72)
红色文化 (5)
文化溯源 (4)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116)
2010(120)
2009(126)
2006(72)
2005(41)
2003(45)
1994(42)
1990(12)
1988(22)
1983(21)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7)
文艺报(14)
语文教学与研究(9)
当代文坛(9)
创作评谭(4)
太湖(1)
石油知识(1)
科普研究(1)
机电兵船档案(1)
西安档案(1)
陶淑菊麻昌慰问右旗城乡特困户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张启斌)2月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陶淑菊、副市长麻昌在市民政局、右旗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建国前老党员森灯喇嘛、优抚对象户复员军人康吉学、农村牧区低保户安桂芝、城市低保户车立远
我心中永远的浩然
作者:倪勤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  北京文学  老师  刘绍棠  优秀作品  北京市  中国共产党  中国作家 
描述:著名作家浩然老师因病于2008年2月20日在北京去世,距今已近两年。每忆及浩然老师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对文学青年的扶持、对我个人的关爱,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令我感动不已,唏嘘不已,怀念不已。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作者:邢小利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忠实  赵树理  文学课  长篇小说  二年级  刘绍棠  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  散文  汉语课本 
描述: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赵树理。赵树理可以说是陈忠实未见过面的文学启蒙老师。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
名家系列之二忆刘绍棠
作者:毕汝谐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肖洛霍夫  长篇小说  赵姓  写作  作家  北京文学  地火  认识  四人帮 
描述:打倒"四人帮"的那个冬天,某日,我在大街上认识了一位赵姓姑娘;双方一见如故,言谈融洽;赵姓姑娘说起最要好的女伴的父亲是个作家,名叫刘绍棠;目前正在家里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地火》,手稿
“拗相公”的后裔:王开林其人其文
作者:李元洛  来源:海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林  长篇小说  后裔  早期散文  王安石  随笔  清代诗人  文坛  中文系  北京大学 
描述:清代诗人鄂西林曾说:"行年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其意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仍然碌碌无为,即使活足一百岁也可对他的前程未卜先知了。古人有"大器
丁玲办《中国》
作者:王增如  来源: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玲  中国文学  刘绍棠  中国作家  作协  编辑部  文学作品  牛汉  长篇小说  出版社 
描述:是我1985年9月14日的一段日记,那一天是星期六,丁玲在协和医院住了整整两个月,刚刚出院后的第三天。24天之后,10月8日,她因急诊再次住进协和医院,一入院医生就下了高规格的医嘱:按“病危”护理!那一次,老太太住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我不是《中国》正式的工作人员,但是我耳闻目睹了它创办的经过,并且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二十多年来,我常常想起丁玲那句话,觉得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丁玲办《中国》”披之于世,展之读者。我想,它不仅是丁玲晚年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 《中国》创刊于1985年1月,到1986年3月逝世,丁玲做了15个月主编。此后,《中国》又艰难地生存了8个多月,到1986年底夭折,一共出版了18期。 创办《中国》,是丁玲晚年除写作以外耗神费力最多的一件事情,她把对繁荣中国文学的期望寄托于《中国》,把投身改革的热情付诸于《中国》,把“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勃勃雄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中国》。
救治、后救助”不应是一句空口号
作者:张汉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浪乞讨人员  卫生部门  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  救助管理  医疗救治  智障者  救助站 
描述:明确指出“卫生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工作”,要“按照‘救治、后救助’的原则收治有关流浪乞讨人员”。
“问”字怎么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  “间”字  《泊船瓜洲》  空间范围  王安石  四声  首句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竞怎么,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经典躺着
作者:暂无 来源: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可比性  汤显祖  并置 
描述:汤显祖的诞生,比莎士比亚早14年,逝世,比莎士比亚晚一年。将汤氏与莎氏并置在一起议论,是一道让人激动不已的话题。我能够按捺得住,忍痛绕开这个快乐的题目,是因为在这两位巨匠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之间犹疑不定,单是爱情一项,他们二位所面对的材料就何等异样呵。
站着苏轼
作者:徐忱安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沈括  赤壁  泛读  史料  人品  公园  沉思  学习 
描述:近来学习《赤壁赋》,游览东坡公园,泛读有关苏轼史料,掩卷沉思,却难以喜欢苏轼。不喜欢苏轼的原因是说来可笑的——对近乎无瑕的王安石的反对,王安石人品无可挑剔,苏轼反对他,我就讨厌苏轼。这是典型的恨屋及乌的幼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