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
-
作者:廉萍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 男性形象 宝玉形象 《牡丹亭》 贾雨村 脂砚斋 《西厢记》 生存困境 社会角色
-
描述:“今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廉萍脂批对贾宝玉有这样一段评语:“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
-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杜丽娘“天然人”形象
-
作者:郭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杜丽娘 “天然人”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借此提出杜丽娘的天然人形象观点,从而探讨作者汤显祖的创作动机与局限。
-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
作者:孙书磊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
描述: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说明这点。人们在不难发现“汤显祖正是为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妇女倾吐...
-
“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
作者:朱伟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阴影原型 人格面具 《牡丹亭》 心理学分析 汤显祖 柳梦梅 封建礼教 惊梦 感性生命
-
描述: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
-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 天 人 人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理 理 心 心
-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
《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作者:漆荣 李强 郭胜华 李杰 陈亮中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北园·黄鹤归来》 景观设计 花卉博览会 楚文化 室外展区 人 建筑 环境 空间融合
-
描述:《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只把重任记心头——记青岛市四方区人大代表周相山
-
作者:张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人大代表 青岛市 形象 群众 人民
-
描述:提起周相山代表,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形象,一个牵挂群众冷暖、为民奔走解难的形象,一个牢记人民重托、不辱代表使命的形象……敬意,油然而生。
-
国家形象应是公民形象的集体映射
-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国家形象应是公民形象的集体映射
-
“梦魂惯得有拘检”
-
作者:佐人 来源:现代领导(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鹧鸪天》 艺术魅力 剥削阶级 世界观 晏几道 宋人 形象
-
描述:思想的那一套。世界观仍是旧的,“梦魂惯得无拘检”,一旦有了适当的温度、湿度,就很快会滋长蔓延开采。很自然地“又踏扬花过谢桥”。走向你梦寐以求的所谓“幸福王国”。
-
《西厢记》与《牡丹亭》才子形象比较
-
作者:孙迪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追求功名 追求功名 “痴情”种 “痴情”种 才子形象 才子形象 比较 比较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一直备受人们的称颂,剧中的佳人形象之间的比较更是得到关注,相反在剧中作为陪衬存在的才子形象却容易被人忽略。虽然他们有很多相似,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