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生履行“生死之约”的老兵
-
作者:洁尘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兵 生死 朝鲜战场 志愿军 刘绍安 张志九
-
描述: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刘绍安和张志九相互许下生死之约:假如一方牺牲了,由另一方照顾两个家。在随后的战斗中,江苏籍战士张志九壮烈牺牲了,山东老兵刘绍安用56年的时间,履行了当年的承诺。
-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超过5年生存期切莫万事大吉增强免疫力,调适心情应是一生的功课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超过5年生存期切莫万事大吉增强免疫力,调适心情应是一生的功课
-
“学雷锋应是一生的事儿”:哈尔滨市南岗区关工委委员叶滨昌学
-
作者:吴英燕 来源:中国火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哈尔滨市 雷锋事迹 学雷锋 南岗区 关工委 委员 关心下一代工作 黑龙江省
-
描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位全国雷锋专题收藏联谊会会员、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会员叶滨昌。他原是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的街道干部,退休后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南岗区关工委委员。他办起了哈尔滨市首个家庭雷锋事迹展览馆,坚持数十年像雷锋那样做好事,被评为哈尔滨市南岗区学雷锋先进个人标兵。
-
中国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刘沧龙:慈善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主
-
作者:暂无 来源:赤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慈善事业 20世纪80年代 价值 个人 中国 乡镇企业 企业经营 创业者
-
描述:诚信与慈善紧密相连 1979年,靠着当初借来的500元钱,开矿山、办丁厂,使他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什邡市最早一批创业者。那时候,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很多企业经营不善迅速垮掉,借来的钱自然就还不上了。
-
科尔沁草原上的“探路人”:记奋斗在基层的农工党员库咏力、张铭
-
作者:甲新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农工党员 奋斗 吉林省西部 年轻党员 探索者 白城市 人民
-
描述:在广袤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活跃着一群勇于攀登、勇于向上、勇于探索的农工党员。他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绿色草原,奉献给淳朴的草原人民,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探索者之歌。
-
高福长:
我与舒同的一生缘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晨6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福长:
我与舒同的一生缘
-
“一生爱好是天然”――大型舞剧《牡丹亭》观后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袂推出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在京演出受到中外观众的关注,这个被不断演绎的传奇故事,又一次成为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
1.说《牡丹亭》不能不说汤显祖,更不能不说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梦”)。西人弗洛伊德释“梦”,认为是体内被压抑的“力比多”的一种
-
陈孝逸:那种深爱 一生难忘
-
作者:叶小玲 来源:汉江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记者叶小玲
“扛着摄像机奔波在荆楚大地田间地头的时光,每天接着地气,和父老乡亲在一起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充实,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提起之前的媒体从业经历,陈孝逸依旧满心感动。
陈孝逸,1971年出生,参加工作近20年,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外采记者编辑,文艺类电视节目编导,也从事
-
一生赤诚为革命璀璨阳光未及身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玉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一生,谁听了都会一掬同情之泪。
我初识陈道生是在1942年夏末。当时我率海燕篮球队出征坎门与白浪队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