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和“不是”:卢西安·哥德曼悲剧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
作者:刘芳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辩证法 应是 所是 悲剧 希望 历史 结构 政治 方法
-
描述:论。作为一个悲剧辩证法家,尽管"不是"常常萦绕心中,但是,哥德曼总是坚持说"是",努力实现"应是和所是、悲剧和希望、历史和结构、政治和方法"的辩证统一。
-
汤显祖“四梦”外的人生
-
作者:傅林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人生 四梦
-
描述:汤显祖在任时“灭虎”、“纵囚”,回乡后“修桥”、“创办书院”,其“四梦”外的人生表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汤显祖其人其“梦”。
-
蚂蚁与人生
-
作者:顾洁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蚂蚁 人生 文人士大夫 黄庭坚 汤显祖 禅宗 内心 文学家 名利场 践踏
-
描述:蚂蚁,一种在人的眼中极卑微琐小的动物,平日若非那些自诩不杀生,而求升天得道的僧徒们不愿践踏,众人是不会因脚下匆忙而踩死一两只蚂蚁就内心戚戚不安的。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小生灵,在文学家眼中却又别具内蕴,另显深意。
-
人生没有失败
-
作者:唐鑫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失败者 人生 成功与失败 曾巩 结局 演绎 流失 故事 自我 伤害
-
描述:拥有一个完整健全的自我的确是一份幸福,但挫折和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伤害,它更会让你得到别人也许一生也无法得到的财富——成熟,自信与坚强。古时曾巩失败不惊。他在多次应考不中的
-
人生何处不可休
-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法
-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
权力与信仰简单结合的悲剧:漫谈宋徽宗“崇道”
-
作者:卢国龙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专制政体 文化理念 简单结 崇道 《黄帝内经》 信仰 悲剧 王安石 林灵素
-
描述:对于宋徽宗的二十五年,似乎搜罗不出任何政绩,纵是
-
宽待人生的苏轼
-
作者:董成家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人生 人品 涵养 善良
-
描述: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一直以来,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因此两人的政见不合.苏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
-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
-
作者:邓永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小山词 小山词 悲剧人生 悲剧人生 "梦"词 "梦"词 酒 酒 情 情 "四痴" "四痴" 清壮顿挫 清壮顿挫 动摇人心 动摇人心
-
描述:晏几道的诗酒生涯与梦词创作的介绍,着力探讨其酒词、梦词产生的原因及丰富深刻的内涵;再次,通过对小山词“清壮顿挫”的风格(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以及它“动摇人心”的独特魅力的阐释,参照苏轼及其门下词人的创作及词学主张,试图说明小山词并不仅是小令在词史演进过程中的一股回流,而是融入当时以苏门词为主导进行主体性创作的时代潮流中,并在这股潮流中焕发出自己别样的光彩,也为小令创作开辟了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
浅谈元明清爱情婚姻题材发展演变中的悲剧化趋向
-
作者:郑晓霞 来源: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婚姻 发展演变 元明清 《西厢记》 悲剧 题材 封建礼教 《牡丹亭》 个性解放 爱情观
-
描述:浅谈元明清爱情婚姻题材发展演变中的悲剧化趋向
-
悲剧品格 史诗气魄——评苗族作家舒绍平长篇历史小说《王安
-
作者:盛夏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历史 20世纪80年代 作家 品格 悲剧 苗族 艺术创作 范仲淹 《王安石》
-
描述:悲剧品格 史诗气魄——评苗族作家舒绍平长篇历史小说《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