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3)
期刊文章(6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3)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44)
2012(87)
2011(119)
2010(23)
2009(14)
2008(24)
2007(18)
1991(1)
1989(1)
1983(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56)
解放日报(5)
党的生活(云南)(3)
云南农村经济(2)
党的生活(云南)(2)
中国统一战线(2)
社会主义论坛(1)
地震地质(1)
地质通报(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凝聚实现中国梦云南篇章强大力量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张潇予 谢炜) 昨日,中共云南省委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工青妇组织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围绕
共享多彩云南促进合作共赢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秦光荣、张研农、李纪恒等会见与会代表,并参观人民日报、云南日报发展历程展览。本报记者 孙晓云 杨峥 周灿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炜 张寅 罗蓉婵) 昨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昆明共同会见了参加第六届东盟与中日韩10+
李纪恒当选云南省长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电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27日选举秦光荣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垂柱、杨应楠、杨保建(白族)、张百如、刀林荫(女,傣族)、王树芬(女,藏族)为副主任。选举李纪恒为云南省省长,李江(女)、高峰、和段琪(纳西族)、丁绍祥、高树勋、刘慧晏、沈培平、尹建业(白族)为副省长。选举张
民营经济担纲云南稳增长生力军
作者:马蕊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4日,云南省省长李纪恒专题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和云南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云南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大的差距在民营经济,最大的潜力在民营经济,最大的希望也在民营经济,要坚定信心,充分发
云南全面部署旅游强省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旅游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刘少玄)11月2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资政刘平主持会议
云南省长李纪恒 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七彩云南的宏伟蓝图
作者:李纪恒  来源:财经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南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蓝图  台阶  核心竞争力  科教兴滇  科学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 
描述: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第十二届云南省人民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上的云南将如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开启“中国梦”的新征程?3月7日,在云南代表团举办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
云南省长李纪恒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七彩云南的宏伟蓝图
作者:吉喆 丁吉林 王海蕴  来源:财经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过去五年,云南省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抗击持续特大连旱灾害以及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奋力推进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经济总量从4772.5亿元增加到10309.8亿元,翻了一番.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快推进云南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北京专电(记者谭晶纯雷桐苏)昨日上午,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在京举行工作会谈,共商加快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好思路、好办法,努力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交通
建设“美丽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北京专电(记者谭晶纯尹朝平季征)昨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民委主任杨晶
云南与韩国忠清南道建友好合作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尹朝平) 昨日,云南省与韩国忠清南道在昆明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协议书》。省长李纪恒、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不断增进人民间的友谊与交流,不断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互信和友好合作,在农林、文化、教育、旅游、环保、经贸、妇女和青少年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