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渠书院的前世今生
-
作者:田晓光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横渠 书院 眉县 关学 重庆涪陵 父亲 创始人 故里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因此,全家便定居在眉县横渠镇,张载入该镇崇寿书院就读,并随邠人焦寅
-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作者:学 志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鹅湖书院·“鹅湖之会”·“鹅湖之晤”
-
作者:杨雪骋 郑小江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 陆九渊 朱熹 书院 学术争论 吕祖谦 铅山县 辛弃疾 学术观点 武夷山
-
描述: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铅山县鹅湖乡鹅湖村。乡、村及书院皆因鹅湖山而得名。鹅湖山为武夷山的支脉山峰,在铅山县东部。唐代,大义禅师在鹅湖峰顶建禅院。北宋初年禅院移至山下,后人称此院为鹅湖寺。公元
-
明代昆腔的雅化和官语化
-
作者:戴和冰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雅化 昆腔 明代 《十五贯》 推陈出新 戏曲 不景气
-
描述:对于昆腔来说,雅化绝不是官语化,这一点是必须给予特别强调的。昆腔的雅化,在内容上,是人文精神的注入、是文化品格的提升,而官语化则是标准语的推广;在时间上,雅化与官语化是昆山腔的不同发展阶段,雅化是官
-
略论宋代官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
作者:李蔚 辛俊玲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专制主义 历史作用 国子学 太学生 世族地主 地方学校 等级限制 王安石 《宋史》 专科学校
-
描述:略论宋代官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李蔚,辛俊玲宋代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中央学校属于大学性质的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属于小学性质的有京小学、内小学;属于专科学校的有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
-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九)
-
作者:谷向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词元曲 朱熹 新变革 书院 桃符 宋代文人 春联
-
描述: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数为五言联、七言联。楹联吸收了词曲的营养,在语言上不断进行着新变革,第四节楹联的发展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
-
我国早期官学教育的历史价值
-
作者:陈水德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学教育 民族教育 教学教法 伦理道德教育 文字 形成与发展 《学记》 历史价值 《周礼》 早期教育思想
-
描述:的产生和完善我国先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方块体文字。但我国早期的文字却是在将遍缺乏教育的情况下,孤立地断断续续地产生,它并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文字。这可从最早孕育文字胚胎管窥一斑。如半坡遗址的陶文符号,及近期于长江流域出土的象形陶文和西安附近发掘的象形甲骨文.均属于三代以前的草创之作。然自虞夏以后,随着民族教育的兴起、文字和教育一旦结合,我国文字就摆脱了其草创阶段,而进入了其成熟阶段。我国早期教育.并非一开始就是文字教育。而主要的是靠直观式的器具教育。最初.人们以声教为形式,声教即乐教,靠日耳相传.用器乐传授。这是最易于被人所接受的便捷教法。至殷代,这种教法趋于完备,如殷代设大学、小学传教。大学田曾宗.为乐教;小学日序,为射教。射教是在乐教的基础上发表起来的,皆为器具之教。因此,殷代教育尚未完...
-
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
-
作者:周淑萍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秋> 经术 灾异 法治
-
描述:,更不能把北宋的灭亡归罪于王安石废<春秋>.
-
《牡丹亭》性学基础及其诗意化
-
作者:魏远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价值所在。细读这部传
-
王安石及其门人庄子学的儒学化
-
作者:李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学 儒学
-
描述: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王安石庄子学的儒学化特点。王安石在《庄周论》一文中以善求庄意的读书方法,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庄子矫世之弊,其用心亦圣人之徒的观点,对后世治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