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32)
期刊文章(5110)
会议论文(88)
学位论文(12)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01)
地方文献 (98)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09(260)
2005(208)
2004(174)
2000(145)
1998(121)
1996(140)
1995(129)
1993(87)
1990(90)
1985(10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经济导报(28)
中国老区建设(4)
上海人大月刊(3)
监督与选择(2)
企业管理(2)
内蒙古电大学刊(2)
中国商业报(2)
新职教(1)
出版参考:新阅读(1)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
写说明书
作者:王小铁  来源:班主任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明书  《班主任之友》  老师  李镇西  王益  体罚 
描述:2008年6月5日,王益民老师在班主任之友论坛发帖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一时间众说纷纭,许多班主任包括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王益民老师对众网友的观点一一批驳后,集结成文,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通观全文后,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杜甫《登高》
作者:王淑红  来源:决策探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杜甫  近体诗  七律  艺术性  思想性  中晚唐  胡应麟 
描述:唐代是五言、七言古近体诗高度繁荣时期,尤其到盛唐,五言绝律已灿然大备,七律也日趋成熟。但大量刨作七律,使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结合,并且具备多样的风格,为中晚唐及宋、元、明、清许多诗人所取法的,则只有杜甫。尤其是被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更是一首“荡思八荒,神游万古”的杰作。
王相玲副市长就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答记者问
作者:暂无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的“企业服务年”活动也已全面展开。目前,我市“企业服务年”活动进展如何?“企业服务年”活动中将出台哪些服务企业发展
企业义助王英希望小学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邹圣旺)2003年至2007年,阳新县王英希望小学对教学楼、师生宿舍等进行了建设改造。由于资金短缺,该校至今还有26万余元的工程尾款无力偿还。这成了该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王月娥的烦心事。 昨日,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东辉来到王英希望小学,向该校捐出了50万
论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作者:马萍 姜海峰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描述:资源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由“绿”字形容词的炼字
作者:闫西雷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炼字  形容词  王安石  “满”  “过”  “到”  反复 
描述:说起炼字的范例.人们往往会想到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这个“绿”字是王安石经过反复琢磨才选定的。原先用过“到”“过”“人”“满”等,都觉得不好,最后才改定为“绿”字。王安石能诗善文,何以一个“绿”字就那么难以想到。非要他苦思冥想,反复推敲。才能最终选定?原来他是要力避袭用前人。
关于表彰2008年度武汉建筑装饰行业 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经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关于表彰2008年度武汉建筑装饰行业 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经理、优秀项目经理、优秀设计师、优质(黄鹤奖)工程的决定 关于表彰2008年度武汉建筑装饰行业 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经理
2009年语文高考考前复习
作者:姚为洲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内容  语文试题  表现形式  语文课本  语文高考  文言文  复习  整体阅读  王安石  高考作文 
描述:A.重视对语文课本的复习2009年春考语文试题给我们一个信号:要重视语文课本的复习。此试卷有三道题涉及教材。2009年春考考生还是三种教材并用的考生,试题尚
晏几道词中梦的意象
作者:曾坤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愿望  愿望  虚幻  虚幻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他的《小山词》名流千古,其中多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小山词》中多次有写到梦。梦这个摸不到看不清的东西成为小晏词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小晏用一个个梦表现盛衰、今世、悲欢、离合。
沈璟、汤显祖批评印象
作者:冯俊杰 董慧敏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璟  沈璟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  批评  印象  印象  戏民艺术  戏民艺术 
描述:折天下人的嗓子。近现代学者多崇汤贬沈,其实是在用文学挤兑音乐。文学与音乐没有可比性。在中国戏曲史上,汤沈二人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后人不该强分其高下,还是应该将汤显祖和沈璟的成就与影响同等看待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