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44)
报纸(2242)
学位论文(170)
图书(83)
会议论文(70)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56)
历史名人 (2131)
地方风物 (6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671)
2013(414)
2012(663)
2011(556)
2010(567)
2009(496)
2007(368)
1999(91)
1998(73)
按来源分组
姑苏晚报(39)
新闻晚报(15)
今晚报(10)
戏剧丛刊(10)
浙江日报(9)
无锡日报(9)
都市女报(5)
长春日报(2)
文摘周报(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这个杜丽娘不寻常:22年促成日版牡丹亭》今日北京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竞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2年前因为一场在日本演出的昆曲,于是有了如今中日两国艺术家合作的唯美昆曲《牡丹亭》。今年3月中旬,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公演20场,场场爆满。平均每场谢幕次数多达4次,掌声可以延续
日版昆曲《牡丹亭》在京首演 日歌舞伎大师客串杜丽娘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领衔主演的日版昆曲《牡丹亭》和歌舞伎《杨贵妃》,日前在北京湖广会馆首演。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松竹株式会社、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等联合举办的这次演出,将持续至5月
牡丹亭杜宝的角色分析
作者:魏淑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角色分析  杜丽娘  柳梦梅  戏曲研究  意志自由  李全  情与理  理性 
描述:徐朔方在他校注的《牡丹亭》前言中说杜宝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所谓正派人物,但又认为汤显祖把他写得正派只是为了用来揭发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说,虽然杜宝勤政爱民、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且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闺阁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闺阁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梁素芳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描述: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
浅谈《牡丹亭》的二合思维特征
作者:王远秋 陈扬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合思维  二合思维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特点。作为传统戏剧的代表作之一的《牡丹亭》也在戏剧的主旨、人物及结构体现了二合思维
牡丹亭》在民俗文化的传播
作者:王省民 邹红梅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描述:牡丹亭》的传播资料散见于各种典籍,尤其是在民俗文化的传播,不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考察《牡丹亭》的传播情况,初步评估民俗文化在《牡丹亭》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描述:性别认同色彩,她们的评点与男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而女性评点本的流传对《牡丹亭》在闺阁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几位典型的闺阁女性为切入点,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
作者:程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  舞台演出史  戏曲美学  当代传承 
描述:世界为参照的现代文化的检视,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同时,近年来昆曲《牡丹亭》在国内外连续创造演出奇迹,更是在文化界、学术界搅起了一场讨论热潮,引起人们对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现代生存和发展的进一步关注
牡丹亭起舞
作者:郭佳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昆曲  文工团  现代舞  政治部  艺术团  民族舞剧  生死  超越 
描述:不提超越昆曲杜丽娘靠威亚穿越生死从昆曲到现代舞,再到芭蕾,近几年,《牡丹亭》成了舞台题材的新宠。7月21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中国剧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