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23)
报纸(470)
图书(372)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31)
地方文献 (159)
红色文化 (26)
宗教集要 (22)
地方风物 (20)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310)
2013(82)
2012(133)
2010(122)
2009(101)
2008(84)
2006(114)
2004(92)
1991(25)
1983(19)
按来源分组
新闻战线(5)
中华文史论丛(4)
读书杂志(3)
中华诗词(2)
中学生(2)
同舟共进(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1)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1)
天天爱学习(四年级)(1)
天天爱学习(三年级)(1)
王安石找到了生花笔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家  文学家  先生  先生  老师  老师  书院  书院  读书  读书  文章  文章  思潮  思潮 
描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过了几年,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笔都写秃了,仪剩一支。一天深夜。突然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他高兴得跳起来,大喊:“我找到了!”
中国音乐简史
作者:黎孟德  来源:四川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描述: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历程
作者:陈其射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描述:中国音乐历程
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
作者:莫山洪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话  文话  骈散  骈散  朱熹  朱熹  李刘  李刘  四六  四六 
描述:文章体制,由此也带来新一轮的骈散相争。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
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参考答案  阅读  古诗词鉴赏  虚实结合  文言文  被动词  王安石  文章 
描述:写景主要采用的手法是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
“倾覆”的应是“前车”
作者:李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倾覆  《现代快报》  日本经济  中国经济  金融机构  经济强国  GDP  文章 
描述:2009年4月9日《现代快报》A19版有一篇题为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的文章文章说30年前日本经济和今年的中国经济有几分相像,当时日本的GDP年增速高达9%,日资金融机构纷纷跨入全球十强之列。有人乐观
浅谈刘绍棠的《榆钱饭》中的对比写法
作者:甘诗祝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比手法  刘绍棠  写法  语文课本  初级中学  第一册  文章  课文 
描述: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选入了刘绍棠的《榆钱饭》,这篇课文用吃榆钱饭作线索贯穿全文,其显著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独立成段,接下来进行对比叙述
刍议《游褒禅山记》的主旨
作者:唐来才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主旨  安徽潜山  治学  至和元年  宋仁宗  古文观止  深思  文章 
描述:公元1051年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补
“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
作者:朱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  程颐  石介  文章  思想史  范仲淹  古文  追求卓越 
描述:北宋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此年登第者中有程颢、张载、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王韶、梁焘、吕惠卿、章惇等,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哲学、文学、军事和政治界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物,想来他们的应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