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志”是什么?人的内心情感...
-
中国戏曲的知音——谢洛娃博士
-
作者:陈世雄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洛娃 白银时代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东方学 研究所 社会理想 莫斯科 急速旋转
-
描述:1998年12月12日,莫斯科的气温在零下4—6度,虽然不算很冷,可是风刮得特别猛,并且夹着细小的雪粒在空中急速旋转,对路上的行人形成一种无法躲避的威胁。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偶尔露一露脸,立即又缩同去,似乎连它也害怕寒风的袭击。在这个日子
-
中国戏曲创作多梦的心理透视
-
作者:林荣芹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戏曲家 汤显祖 《牡丹亭》 中国戏曲 心理透视 社会理想 作家 哲学沉思
-
描述:中国戏曲创作‘哆梦”。梦境描写不但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手段,更是戏曲作家观照人生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梦境的哲学沉思,把目光重新投向现实并折射其社会理想。
-
慈父般的师尊-沈世华谈俞振飞老师
-
作者:宋铁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院 上海 老师 折子戏 中国戏曲 昆曲 牡丹亭 排练厅 演员 学生
-
描述:淡到服装的合身与否,她都要仔细查检,不合适的地方便亲自动手为之修整;演员出台,又到侧幕去把场。看她那忙乎劲儿,真比自己演唱一出还劳累。
-
纪念中国戏校创建35周年
-
作者:尔冬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教育 王瑶卿 座谈会 副院长 校长 学院 传统戏曲 吴炳 祖国
-
描述:话中,回顾了中国戏校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深情地缅怀已经谢世的几位老校长田汉、王瑶卿、萧长华以及史若虚、刘仲秋和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戏曲教育家,追思他们以校为家、呕心
-
“青春版”戏曲:源本青春:中国戏曲之青春叙事逻辑分析
-
作者:衣凤翱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逻辑 中国戏曲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杜丽娘 偶像剧 西厢记 柳梦梅 崔莺莺 现代化
-
描述:青春叙事逻辑:"青春版"戏曲成功之本源自2004年,"昆剧义工"、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精英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大获成功之始,中国戏曲在现代化创作理念之路上不断开拓。
-
内容丰富完备 论述多有创获——读4卷本《中国戏曲发展史》
-
作者:邓绍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发展史 《宋元戏曲史》 内容丰富 戏曲文学 宜黄腔 戏曲理论 戏曲声腔 宋金杂剧 汤显祖
-
描述:内容丰富完备 论述多有创获——读4卷本《中国戏曲发展史》
-
通揽深论 以实求新之作─—读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
-
作者:乔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文学史 戏曲文学 古代戏曲 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笠翁十种曲》 中国传统文化 《牡丹亭》 社会科
-
描述:通揽深论以实求新之作─—读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乔力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纵览时下已出的多种文学史的戏曲部分,却是按体裁分代论述,难以构成自足的系统
-
中国戏曲的外文翻译
-
作者:潘福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翻译家 西厢记 中国戏曲文学 出版社 人民性 窦娥冤 牡丹亭 中国人民 广大人民
-
描述:优秀的中国戏曲艺术,长期来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戏曲文学里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有崇尚礼义与高尚道德,有纯真爱情及人间真情。戏曲艺术有强烈的人民性,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而且得到世界人民的向往和追求
-
《中国戏曲史探微》问世
-
作者:叶天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隆平集》 耶律隆绪 戏曲理论 曾巩 作家 夷狄 作品 妃子 齐鲁
-
描述:妃子所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