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
苏州赶排中日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皖南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州赶排中日版《牡丹亭》
-
中芭:Workshop与《牡丹亭》比翼双飞
-
作者:胡芳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芭:Workshop与《牡丹亭》比翼双飞
-
《牡丹亭》中“陌生化”效果之探究
-
作者:白卓让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巨作,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热爱青春、追求自由的经典女性形象,其中人性解放和女性觉醒思想在其创作时代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剧作在创作语言、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都体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折射出作者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
是谁造就了《宋史》中的王安石冤案?
-
作者:暂无 来源:竞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安石一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当过知县、通判、太守,一直干到宰执。他有勇气,有担当,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甚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临危受命,以激进的国家主义为理想,对帝国进行了一次整体配套性的体制改革,却最终无法打破历史闭环,反而创造出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使北宋在五十七年间
-
“中修”“小修”应是普遍而经常性的
-
作者:王东海 来源:中国医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修”“小修”应是普遍而经常性的
-
论澳门文化中文学资源的开发
-
作者:朱寿桐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文化 文学资源 汤显祖 郁达夫 贾梅士
-
描述:学资源的开发中,对文学家行迹的某些分析和想象,同样可以开发为与澳门文化相关的再生资源。
-
历史素材在教学中的趣味作用
-
作者:彭永德 来源: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素材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人物 学生学习 历史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封建社会 汤显祖 讲解
-
描述: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历史本身丰富多彩的素材讲解历史
-
王安石变法中裁汰冗员的改革及启示
-
作者:王住伟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裁汰冗员 吏治 机构改革
-
描述:行政费用支出和“官民比”近几年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实际这一问题古已有之。北宋时期,内忧外患,冗官繁多,构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背景。王安石变法中,裁汰冗员也成为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王安石变法
-
二晏词中的结语艺术
-
作者:康璐璐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语艺术 晏殊 晏几道
-
描述:诗词的结尾往往是作者情感凝练与升华之处。通过对晏殊、晏几道词作中结语句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二人在对结尾的处理上,无论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是内心的情感建构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都彰显出其独具匠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