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
图书(5)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2(2)
2011(3)
2007(3)
2006(2)
2003(1)
1998(3)
1996(3)
1994(2)
1989(2)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孔子研究(2)
服装设计师(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史学史研究(1)
岳麓书社(1)
中学教学参考(1)
中国史研究(1)
四川戏剧(1)
文博(1)
东周秦汉时期的惧刑心理及其对丧葬习俗的影响
作者:萧安富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周秦汉  丧葬习俗  士大夫  防盗措施  《周礼  先秦时期  刑罚体系  汉文帝  《汉书·刑法志》  吕思勉 
描述:先秦时期是我国刑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刑不上大夫”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是当时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荀子云:“由士以上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必以法数制之。”①刑不上大夫,是因为春秋以前,社会教育属于官学,只有贵族士大夫才有权享受,所以他们知礼仪,如果违礼,...
十三经集字摹本 礼记 周礼 仪礼
作者:  彭玉雯撰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十三经集字摹本 礼记 周礼 仪礼
读胡培翚的《仪礼正义》
作者:杨向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义  庶人  卿大夫  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  丧服  诸侯  左传  丧礼  蔽膝 
描述:余年,成《仪礼正义》四十卷。自述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
朱熹礼学思想研究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礼学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描述:特征和个性。朱熹的礼学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这些特点均是在朱熹与各学派的论争、激辩、批评、吸收中表现出来的,又鲜明地体现在朱熹的礼学实践中。朱熹的礼学思想充分展现
周礼与文学
作者:丁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仪礼  礼记  诗经  神话  金文 
描述:周礼利用神灵不死的观念推行对祖先神灵、皇天上帝的崇拜,在祭祀活动中追求“敬”的心理效果,而大量利用神话知识有利于加强这种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周礼促进了神话的繁荣。由于它的礼乐艺术对神话进行了改造,让神话因素进入了礼乐艺术体系,为保存神话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周颂》、《大雅》就带有一定的神话因素。但是周礼对神话有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它力图将神话纳入自己的体系,从而抽空了神话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因而损害了神话的审美效果。 周礼与诗歌的首要关系表现在对诗歌的使用上,它在制度层面上规定了一定的诗歌与一定的礼仪的对应关系,以此来体现礼的等级差别。由此产生了诗歌的“符号”功能:通过演奏不同的诗歌,使诗歌直接参与了社会生活,例如赋诗、讽谏诗,使诗歌的社会干预功能无限放大,导致对于诗歌的审美价值有所忽略。 周礼对诗歌的创作有广泛影响,它所倡导的审美习惯影响了作者和读者,对诗歌创作的风格、样式都起到了规范作用,其中颂诗的创作直接来源于祭祀的需要。周礼促进了诗歌评论的诞生,从“乐语”教学到宴饮献乐、赋诗、答谢,再到《礼记·乐记》,最后到《诗大序》,形成了中国早期诗歌批评体系。 周礼本身有一个诗乐体系,作为礼乐制度重要的构成因素,它的风、赋、比、兴、雅、颂“六诗”是《诗经》的前身,因此,没有周礼就没有《诗经》。“六诗”体系在总体上稳定的同时,具体用诗也存在变化.“比”是举行“大比”时候演唱的歌曲;“兴”是在大丧时候演唱的歌曲。这些诗篇虽然随着它所依附的礼乐制度的衰退而消亡,但为后人总结《诗经》的创作经验提供了思想资料。 周礼的礼乐文化制度促进了书写在多个社会生活领域的运用,催生了各种文体,也留下了一些精彩的篇章,为春秋战国时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尚书》、《春秋》、《国语》、《周易》等书,就是周礼制度的产物。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也是周礼的产物,它们中间不少篇章堪与《尚书》媲美,它们是中华文学中个人创作的滥觞。
新中国(大陆地区)三礼学研究综述
作者:丁鼎 马金亮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大陆地区  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学 
描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三礼学研究的前景。
函海 八十二 周礼摘箋 仪礼古今考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函海 八十二 周礼摘箋 仪礼古今考
论《周礼》和《仪礼》中贾公彦义疏的语法观
作者:程艳梅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  仪礼  义疏  语法 
描述:唐初贾公彦对《周礼》、《仪礼》所作的义疏涉及传统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在语法方面也时有发明。贾公彦的语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实词和虚词的区分;二、对虚词的诠释;三、对实词活用的探讨;四
为学重《仪礼》与为术重《周礼》:扬雄与王莽古文经学
作者:解丽霞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雄  王莽  古文经学  仪礼  《周礼》 
描述:仪礼》"与王莽的"托古改制"、"符命为治"、"重视《周礼》"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彼此"为学为道"与"为术为政"的不同经学目的,也折射出扬雄对王莽表面似是而非、内心坚定不移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