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3)
学位论文(39)
图书(10)
会议论文(5)
报纸(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53)
地方文献 (36)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4)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09(41)
2008(48)
2005(30)
2001(28)
2000(20)
1999(30)
1996(33)
1995(22)
1989(7)
1983(7)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4)
语文学刊(9)
四川戏剧(3)
文学自由谈(2)
社会科学杂志(2)
森林与人类(1)
工程建设与档案(1)
广东佛教(1)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1)
剧影月报(1)
晏殊的夕阳意境
作者:肖锦川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晏殊的夕阳意境
小山中追忆手法的运用
作者:方凌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追忆 
描述: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对晏几道中追忆手法运用的探讨。从小山中大量的追忆内容入手,分析了追忆内容的分类和追忆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最后论述了晏几道钟情于追忆的原因所在
晏殊用韵考
作者:齐程花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用韵  特点 
描述:晏殊现存138首,可以归纳系联出25个韵部,与王力先生考证出的宋代音系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个别出韵之处。同时晏殊用韵通押现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词人的用韵习好。对这些现象的全面考察有助于
论晏殊时间意识的内容层次
作者:黄智英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 
描述: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其清丽淡雅、温润秀洁,在抒写相思爱恋与离愁别恨时常蕴含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在内容层次上,他的时间意识由借物伤怀、怀旧吟别到死亡焦虑逐层递进。本文通过对晏殊时间意识
试论李煜与晏几道的共同特征
作者:郑丽鑫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李煜  晏几道  晏几道      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 
描述:李煜与晏几道虽非生活在同一时代,但由于两人的人生都经历了从璀璨到黯淡的过程,兼之两人纯真善感的禀性,在他们的作中都以描写情感和无常变迁为主题,并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及章法结构上的婉曲来表现主题
晏殊与和凝之比较
作者:胡家全 刘云峰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晏殊  农晏殊  和凝  和凝      比较  比较 
描述:晏殊与花间人和凝所处时代相近、人生履历相似,故而在其的创作面貌上呈现出不少共同点,然同中亦有小异。本文拟从创调之功、富贵之气和人物刻画三个方面就晏殊与和凝的作一番粗浅的比较。
与曲的分与合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辫体  明清之际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旗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辩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小山》鉴赏举隅:[晏几道]
作者:蔡厚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  小山 
描述:《小山》鉴赏举隅:[晏几道]
晏殊晏几道思想内容浅说
作者:张治国  来源: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思想内容 
描述:晏殊晏几道父子都工小令,大量写闺情,询风委婉。大晏是北宋初期的“太平宰相”,中多反映上层士大夫的生活情调和思想;小晏是落拓公子,中多表现下层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抑郁之情,特别是以歌妓为题材的作品,使
试论晏殊的创作范式
作者:李宏业 苗菁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创作范式 
描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