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要眇兮宜修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端午节到了,这使人们一下子思念起爱国诗人屈原。说到这位战国时代的楚国大夫,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一生同当道的黑暗腐朽政治势力作拼死顽强的斗争,而且其作品具有惊艳人目的辞采。代表作《离骚》《天问》《九章》和《九歌》里,闪耀着诗人崇高而伟大的人格,深邃而秀丽的美学哲理,
-
文明应是市民每天的修为
-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明应是市民每天的修为
-
防人不如修已
-
作者:周汉兵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王安石 改革家 欧阳修 北宋
-
描述: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有人对他恨之入骨,但他总是安然无恙?奥秘何在?因为王安石一生淡泊明志,不迷奢欲,不修边幅,安贫乐通。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使明敌无懈可击。北宋的欧阳修也同样注重修己。
-
《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新
-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徐渭 徐渭 潘之恒 潘之恒 三妇评本 三妇评本
-
描述:,如牡丹亭成书、版本比较等,与《新考》作者进行商榷,从而论定《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戊子),并指出其所谓两个版本系统说的谬误。
-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
作者:蔡清德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 永乐迁都 书法 李时勉 金琮 徐霖 金陵三俊 祝世禄
-
描述:风演变见证了明代书法的盛衰变迁,是明代书法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与缩影。
-
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
-
作者:廖奔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历剧坛 徐渭 汤显祖 沈璟
-
描述: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
-
章学诚“方志为外史所领”说发疑
-
作者:崔富章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学诚 春秋战国 方志 外史 左传 宝书 国史 周礼 孔子 史记
-
描述:国史于是取裁,方将如《春秋》之必资百国宝书也,又何可忽哉?”(《方志立三书议》)又云:“惟念方志为外史所领,义备国史取裁,犹《春秋》之必资百同宝书也。”(《为毕制府拟湖北通志序》)
-
苏颂与史学
-
作者:陈光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敏求 契丹 王安石 欧阳修 史学家 国史 翰林学士 四库全书总目 监察御史 典章制度
-
描述:还词命,世称为“熙宁三舍人”。因此出知婺、杭、亳等州。后又入修围史,权知开封府,编纂《华戎鲁卫信录》。元祐年间(1086~1094),升任刑部尚书,尚书左丞,一直做到宰相,以年老致仕,卒年八十二。
-
论欧阳修文坛领袖地位的取得
-
作者:贺圣逮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杰出领袖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神宗 政治理想 王安石 国史 领袖地位 石介 士大夫
-
描述:巨大作用。我们看《神宗实录本传》、《重修神宗实录本传》或《四朝国史本传》以及其他同代人的评语,可以
-
历史学应该有自己的理论
-
作者:鄞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学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基础学科 马克思主义 刘大年 五月五日 人类社会活动 国史 学术讨论会 普遍原理
-
描述:象的学科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适用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学专门理论等同起来,一方面会把历史唯物主义看得太狭窄了,缩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误会似乎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学的具体理论研究就不要了。历史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各门学科的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历史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联系历史学的实际,队史学本身的实际出发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