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7)
报纸(25)
图书(10)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3)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
2002(4)
1999(4)
1997(15)
1994(9)
1992(7)
1990(13)
1987(6)
1985(2)
194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3)
上海会计(2)
海王(1)
家庭医学杂志(1)
三亚晨报(1)
学术界(1)
文化艺术出版社(1)
图书馆学研究(1)
中学历史(1)
汤显祖与前后子的传承关系
作者:张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前后  情感  格调  学古 
描述:汤显祖历来被看作反前后子的主将,但其大量的诗文作品表明,无论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上,他都与前后子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具体体现在张扬情感、重格调、借鉴古人古法等三个方面。
牡丹文化说
作者:于海生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  雍容华贵  牡丹花  芍药  武则天  民间节庆  百两金  杨贵妃 
描述: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在古代,国人对它就情有独钟,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在民间节庆、民俗礼仪、文化、医药
吴中曲唱论
作者:周秦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良辅  曲唱  昆山腔  吴中  《度曲须知》  《牡丹亭》  昆曲艺术  《西厢记》  《琵琶记》  四方歌者皆宗吴门 
描述:吴中曲唱论周秦吴人善沤。吴地向有曼声清歌、抒发情怀的风气,分别见于先秦典籍《楚辞·招魂》与《国策·秦策》的“吴”、“吴吟”等语汇,证明了这种风气由来之久远。汉代以降,历有中央政府到吴地采风以及征选
《秦边纪》研究
作者:李毅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边纪  梁份 
描述:》实际就是希望借此提醒清廷注意防范噶尔丹,维护天下稳定,避免因准部入侵再次生灵涂炭。第三、关于《...
《周礼》社会制度论
作者:祝中熹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社会制度论
明清戏剧心理学论
作者:刘伟林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剧创作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情节  审美注意  汤显祖  观众心理  戏剧艺术  王骥德 
描述:论有丁耀亢的《啸台偶著词引》、李渔的《闲情偶记.词曲部》(又名《李笠翁曲话》);评点有金圣叹评《西厢记》、毛声山评《琵琶记》;序跋有洪升的《长生殿自序、例言》、孔尚任的《桃花扇小引、小识、凡例》;
汤显祖与公安派关系论
作者:王承丹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公安派  阳明心学 
描述::汤显祖是晚明的重要作家之一 ,公安派是晚明文学革新思潮中最有影响的诗文流派。汤显祖与公安派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为 :首先 ,汤显祖先于公安派作家崛起于文坛 ,前者是后者某种程度上的先驱 ;其次 ,他们又是反对文学复古的盟友 ;第三 ,汤显祖与公安派成员共同的理想基础是阳明心学 ,他们都崇仰李贽
题壁诗说
作者:李秉鉴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诗歌  苏轼  白居易  李东阳  元稹  自然  扬州  保护  晏殊 
描述:题壁诗说
王安石之政治思想及其新法论
作者:暂无 来源:南尖季刊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之政治思想及其新法论
“裙带”说
作者:李秉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始公社  王安石  关系者  诸侯  女婿  周初  北宋  蔡京 
描述:要就国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