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匠心独运 卓尔不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作者:陈如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  州县官吏  宋仁宗  政治家  北宋  统治阶级  神宗  卓尔不群  桂枝 
描述:,当时有三十多个文人同时写了《桂枝香·金陵怀古》,只有王安石匠心独运,卓尔不群。苏东坡读后非常惊佩,叹息说:“此老乃野狐精也!”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
《牡丹亭·惊梦》
作者:李真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大复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柳梦梅  娄江  贵族女子  尽意 
描述:
之可知盛唐气象
作者:潘向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盛唐气象  岑参  高适  盛唐边塞诗  高岑  唐音癸签  胡应麟  胡震亨  封常清  西征 
描述:》)"高岑迥别,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清〕王士禛:《师友诗续录》)
陈意翻新 语警气锐——王安石《桃源行》赏析
作者:董昌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桃源  源行  《桃花源诗并记》  议论入诗  陈意  表现手法  社会性质  陶渊明  古朴自然 
描述: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诗并记》后,历代文人墨客咏桃源佳作迭出不穷,王维、韩愈、王安石被前贤称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他们的诗虽都取材于陶诗并记,但都各有特色,可彼此争胜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王英琦《乡关何处》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露冷流萤——汤显祖的《江宿》
作者:白云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小诗  感染力  水鸟  波光  封建社会  艺术  朦胧  伏天  秋寒 
描述:凋零衰微的秋林更显得迷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绿珠》中的绿珠形象
作者:陈晓连 胡睿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绿珠  女人祸水论  性的政治说 
描述:性这三个问题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批评解读。
挣脱男人股掌的呐喊——王英琦的散文《被“造成的”女人》
作者:吴周文 林道立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文化精神  建国后  社会地位  悲剧性  女权主义  最高境界  生存价值  中国作家 
描述:念。不愿扮演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观念强加给她们的角色,不满女性所处的附庸状态,要求还原女性的自主地位,由来已久。这曾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内容。尽管建国后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因袭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还顽固地残存于人们的头脑里。
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作者:周月亮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最高境界  政治文化  钱谦益  盛泽镇  汤显祖  文学史  《牡丹亭》  生命质量  李师师 
描述:名臣投降,名妓抗战,宋有李师师,明有柳如是。剔除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柳如是依然是晚明一大景观。 她生于1618年,死于1664年,本姓杨,名爱,字蘼芜。离开陈子龙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吴江(今属江苏)人,一说嘉兴人。为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
应是游子拳拳意 并非浪子靡靡音——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
作者:吴奔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江阴  北京大学  双簧  刘半农  祖国  笔名  战役  钱玄同  海外游子  北平 
描述:同串演了一出双簧:钱玄同化名复古派文人“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向提倡新文学的人大兴问罪之师。刘半农代表《新青年》编辑部,对“王敬轩”的来信,一一驳斥。这出“引蛇出洞”的双簧戏,传为新文学史上的佳话。但刘半农因为没有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