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
作者:周书文  来源:星火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
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和现实意义
作者:陆树崙 李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剧作家  折子戏  改编本  戏剧家  原作精神  寻梦  改编者 
描述:奇虽然还保留了几出折子戏,毕竟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豹。因此,让古代剧作家心血凝
含苞待放的小兰花——记“小杜丽娘”张志红
作者:鸣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省  观众  杜丽娘  昆曲  兰花  牡丹亭  传习所  游园  周年纪念  苏州 
描述:丽娘。《牡丹亭》的《游园惊梦》一折,该说是昆曲闺门旦的“经典剧目”了。经过多少艺术家,特别是梅兰芳大师的精心琢磨之后,一般演员再来演这出戏往往很不容易“讨好”,而张志红的演出却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古代戏曲语言特点探微
作者:沈义芙  来源: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杜丽娘  表演节奏  古代戏曲  牡丹亭  莺莺  游园  张生  语言特点  《惊梦》 
描述:讠永)》:〔小桃红·生见莺莺〕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浅谈昆剧舞美设计)
作者:齐思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断探索  舞台美术  昆剧  传统艺术  牡丹亭  充分发展  艺术风格  新课题  舞台空间  风格特点 
描述:台美术、灯光、人物造型等各种手段,使每个剧目在昆剧统一的艺术形式中层现出独特的风格。这是我们搞舞台美术创作人员的新课题。这里就昆剧《钗头凤》、《牡丹亭》两剧的舞美创作,谈谈我们的体会。
让昆剧焕发青春
作者:李太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年纪念  文化部  昆曲  昆剧  舞台  继承革新  唱腔  质量  牡丹亭  艺术经验 
描述:必须使昆剧跟上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青春。为此,两省一市一起商订了一个方案,并作出了具体计划。根据计划,上海方面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借言题曲论还魂
作者:洛地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死而复生  吴炳  柳梦梅  传奇  二十世纪  戏剧冲突  故事 
描述:《题曲》,是明末剧作家吴炳所著的《疗妒羹》传奇中的一折,也是《疗妒羹》中最出名的一折,也可以说是吴炳的全部剧作《粲花别墅五种》——《绿牡丹》、《邮记》、《疗妒羹》、《西园记》、《画中人》五个传奇
国内戏剧动态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艺术  社会主义新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表现主义戏剧  戏曲学校  浙江省  象征主义戏剧 
描述:市代表还演出了《牡丹亭》的一些折子戏:浙江省昆剧团演出《拾画·叫画》一折,上海戏曲学校演出《寻梦》一折,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出《学堂》一折。浙江省昆剧团的《疗妒羹·题曲》一折则反映了古代女子读《牡丹亭
我院举行汤显祖研究学术活动
作者:海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学术讨论会  我国古代  关键性问题  创作道路  研究学术  实事求是  高年级学生  戏曲史 
描述:了汤显祖研究学术讨论会,就汤显祖的创作道路、《牡丹亭》的改编、如何理解汤显祖有关“”和“意趣”的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对汤显祖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各抒己见。许多同志认为以往
努力展现人物内心的美
作者:岳美缇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文学价值  汤显祖  排练演出  古典名著  艺术遗产  戏剧家  内心情感  表演 
描述:招一式地反复教导过,同时我也看过不少同行和别的剧种的演出,为我这次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