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试探两种文类所衍绎的「传奇美感」
-
作者:傅正玲 来源: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昆曲 昆曲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紫钗记 紫钗记
-
描述:小說、話本、諸宮調、雜劇、崑曲等文類,亦統貫出一脈相承的美感特質。 明傳奇從作品結構到美感精神,表現出抒情文學的特質,湯顯祖的作品深具代表性,唐傳奇的〈霍小玉傳〉先後被他改編成兩齣劇作,他從唐傳奇中所擷取的並不只是故事輪廓,當中更有抒情美感的詮釋與轉化,傳奇之美從〈霍小玉傳〉到〈紫釵記〉正可見其在不同文類中的衍繹。
-
论王荆公体
-
作者:张锡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 诗歌 风格 荆公体
-
描述:仍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荆公体”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对“荆公体”的内涵的认识存在争议,主要有文章风格说、晚期绝句说、诗歌风格说、集句诗体说等四种观点。笔者认为,所谓“荆公体”就是对王安石诗歌艺术特征的指称
-
荆公易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思想 君臣 君子 崇德权时
-
描述:进行大致的考察,并直接采用杨倩描、刘成国、王铁三人所辑佚到的《易解》文本内容,在文献上对荆公《易》学思想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三家辑佚本之异同,确定本文研究所采信的文本。继而在王安石的家学、时贤、友朋等关系
-
梁启超为何要写《王荆公》
-
作者:解玺璋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梁启超 中国历史 陆九渊 政治家 清政府 近千年 江西 北宋 程朱理学
-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然而时隔不久,政治变
-
司马温公对荆公新学的批判
-
作者:王书华 来源:西夏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新学 学术批判
-
描述:王氏尊孟,司马氏抑孟;王氏信奉<周礼>,司马氏置疑<周礼>;王氏以佛、道济儒,司马氏则拒斥佛、道.
-
李壁《王荆文公诗注》引诗正讹
-
作者:卞東波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 王安石 正讹 元刻本 宋人 活字本 朝鲜 增注 古典文献研究 武陵源
-
描述:史·李壁传》称其"嗜学如饥
-
《邯郸记》出评
-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出评 出评
-
描述:逐一进行分析评述,以期全面解读这部剧作。
-
龙井问茶记
-
作者:米娜 来源:杭州(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茶诗 杭州 虞集 喝茶 西湖 农家 水分 主人 元代
-
描述: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说的便是杭州龙井茶。到了杭州,西湖龙井万万不能错过,这闻名遐尔的江南名茶和西湖一样,成了杭州一张飘着香气的名片。金秋时节,慕着茶香,一早便从上海跑到杭州买茶。
-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戏剧结构和舞台表现大不相同。二者各有千秋,但从总体上来说,《牡丹亭》略胜一筹。
-
大法官黄松有落马记
-
作者:晓雨 来源:前卫·大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农村苦孩子到司法高官 1957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莲上镇兰苑村,在一个旧祠堂内,黄松有呱呱坠地。旧祠堂是土改后当地政府分给他家的住所,几辈务农的家世,让父亲深知种地的艰辛。从小聪明伶俐的黄松有,似乎让父亲看到希望。 为了让他以后有出息,父亲决心送他读书。1968年,黄松有从村小学毕业,考入澄海县东方红中学,因成绩优异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他还写得一手好字,校刊上经常会看到他出色的毛笔字。 高中毕业后,由于尚未恢复高考制度,黄松有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他想利用自己会唱潮剧的特长,进入县潮剧团,结果因户口问题未能如愿,只好不情愿地回乡务农。当农民的黄松有依然晕染着文化气息,他在家门口写了一副对联,上书“日出锄头备箕筐,夜来箫弦琵琶筝”,令村民们啧啧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