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红楼梦》第五回“梦游幻境”之“梦”
-
作者:高添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曹雪芹 思想意识 太虚幻境 警幻仙姑 汤显祖 梦游 南柯记 时代精神
-
描述:据学者统计,《红楼梦》一书中有大大小小直接间接的梦的描写三十余处,更有人不厌其烦的将其中的梦分为奇梦怪梦、长梦美梦、似梦非梦、痴梦惊梦等十多类,但不论所写梦有多少,分类方法如何,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游
-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
描述:」)、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
-
晚清民国期刊中有关镇江金山寺的诗词考
-
作者:李英姿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期刊 镇江金山寺 诗词
-
描述:深厚的文化底蕴。
-
诗意化的哲学隐喻——陆九渊诗词的哲学审美价值研究
-
作者:王新营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词 隐喻 意境美
-
描述:陆九渊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其学术渊源、哲学本体、工夫修养、精神境界都蕴含在其为数不多的诗词中。可以说,陆九渊诗词以隐喻化的方式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并散发着浓郁的意境美感,从而具有哲学价值
-
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比较研究
-
作者:辛海苗 梁龙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词 语言运用 比较 原因
-
描述:本文在修辞理论观照下,先理出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的具体表现,相同之处:如运用相同、相似的语句,频繁使用数词和"寿"字,设色异彩斑斓,巧妙化用典故;不同之处:如诗的语言对偶工整、贵气逼人,词的语言叠音
-
名著离不开诗词
-
作者:李树喜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大名著 诗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 长篇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
描述: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运用诗词更是突出的代表。
-
马增祥诗词
-
作者:马增祥 来源:五台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望江南 山海关 梨花 诗词 花树 续范亭 春风 采桑 梅花 黄鹤
-
描述:马增祥诗词
-
诗词佳句三则
-
作者:张孟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江南 荷叶 诗词 朦胧美 王安石 田野 对仗 大自然界 薄雾
-
描述: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宋·张元千《浣溪沙》这联对仗工整的丽句细腻地描绘了江南某地夜晚美丽的湖光山色:薄雾中的杨柳突然变暗,这是由于一片乌云遮盖了明月所产生的变化;荷叶上的露珠在月
-
诗词语言艺术例论
-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诗词 诗歌语言 杜甫 我国古代 近体诗 王安石 汉语词汇 语言风格 苏轼
-
描述:何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这是对仗、韵律的基础,也是词、句、篇章千变万化的由来,而我们先民早就总结出来的赋、比、兴等手法又大大提高诗歌的表现力量。所以,
-
历代花炮诗词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花炮科技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爆竹 黄金 作品 王安石 辛弃疾 光照 杨广 法轮 张说
-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