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梦 梦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
-
梦断红楼──河南省济源市红楼梦歌舞厅“3·16”火灾追记
-
作者:雪峰 高峰 来源:上海消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厅 消防监督 济源市 河南省 娱乐中心 楼梦 牡丹亭 消防安全 KTV包间 刑事诉讼法
-
描述:梦断红楼──河南省济源市红楼梦歌舞厅“3·16”火灾追记
-
梦断红楼——河南省济源市红楼梦歌舞厅“3·16”火灾追记
-
作者:雪峰 高峰 来源:浙江消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厅 楼梦 消防监督 济源市 娱乐中心 河南省 消防安全 牡丹亭 消防大队 刑事诉讼法
-
描述:猛烈燃烧阶
-
《红楼》曲论
-
作者:郭启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牡丹亭》 审美需求 大观园 《红楼梦》 性格特征 文学性 寄生草
-
描述:《红楼》曲论
-
四书五经融通视域下的罗汝芳心学易学
-
作者:张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易学 融通 生生 乾坤 复
-
描述:打通、彼此开放的四书五经基础上的一体圆融之学。由是,近溪之论《易》多与其它经典相联,其易学亦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浑融气象。
-
红楼怀古诗谜新解
-
作者:黄渊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诗 《红楼梦》 谜底 《牡丹亭》 汉民族 武汉大学哲学系 《赤壁怀古》 家制度 “浅池” 双关语句
-
描述:英魂在内游。谜底:龛。有人猜是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有人猜是法船,有人猜是蚊子灯,都未能说透谜面。龛是供奉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阎子。“赤壁”二句:龛看似红色的墙壁沉埋了下去,“水不流”暗隐“合龙”,而此二字构成“龛”字;龛由工匠将墙壁或壁状物中间凹陷下去一块而制成,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空舟,边上贴有红色的对联,中间亦贴着一满块红纸,载写着被供奉神佛或已逝先辈的姓名。“喧间”二句:描绘人们在从事供奉活动时的悲戚气氛,以及龛在人们从事供奉活动时的象征性作用。第二首《交趾怀古》铜铸金据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焕说子房。谜底:锋,即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铜铸”句:译系金属制品,古人通过摇振它来宣布法纪王纲。‘声传”句:是说法纪王纲的传达范围之广。“马接”二句:马援的战功当然大,但是笛曲还...
-
红楼女儿诔
-
作者:崔秀霞 来源:神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女子 牡丹亭 宝钗 宝玉 黛玉 冷香丸 杜丽娘 西厢记 潇湘
-
描述:阅尽世事的沧桑无奈?有几人能够解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个中滋味?
-
再说红楼之枉凝眉
-
作者:纪淑文 邱皓 邱月 来源:曹雪芹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黛玉 偶然 山子 水流 第二 内心
-
描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沁芳匣桥边,落红成阵,黛玉路经梨香院,偶然听到《牡丹亭》的唱词,不觉如痴如醉,心动神摇。"站立不住","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眼前水流花谢,内心万种闲愁。
-
红楼演戏探幽
-
作者:韩进廉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府 宝钗 宝玉 牡丹亭 贾母 戏曲 黛玉 剧目 西厢记
-
描述:楼梦〉中戏曲剧目汇考》等。本文所探讨的是红楼演戏所蕴含的幽深而精微的意义及其在红楼结构中的作用,所以对诸家在考释中的歧义不拟辨证,仅以臆见(或臆断)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已。《红楼梦》所提及的戏曲剧目计
-
应是红楼梦中人
-
作者:王晓凡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描述:陶令空盟不可期,西风吹老傲霜姿。相思忍对新醅酒,寂寞难开却月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