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笠翁曲话
作者:李渔  来源:剧本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话  文字  琵琶  机趣  元人  道学  千字文  脚色  牡丹亭  百家姓 
描述:词采第二曲与诗余,同是一种文字。古今刻本中,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者,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诗余最
我国古代剧作家趣事
作者:许宗绳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剧作家  中华民族  文艺史  元代戏剧  文化传统  汤显祖  现实主义  琵琶  牡丹亭 
描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的文艺史上,更有过许多巨魁泰斗,出现了众多戏剧大师巨匠。他们富有卓越的智慧才能,更有那种呕心沥血献身事业的精神。这些先辈的不少传世之作,数百年
明清倚奇 击起题答(上)
作者:曾庆全 朱承朴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明清传奇  汤显祖  杂剧  南戏  琵琶  作者  诸宫调  王国维  十六世纪 
描述: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谈词的“蓄势”
作者:李艺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晏几道  《临江仙》  明月  独立  落花  琵琶  重心 
描述:晏几道《临江仙》词曰:“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论梅鼎祚:汤显祖的同时代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家  昆曲  汤显祖  戏曲创作  琵琶  玉合  舞台演出  梅鼎祚  清商乐  基本轮廓 
描述:的。文章以梅鼎祚的剧作为例,阐述了这一观点。
读《全宋诗》札记(二)
作者:房日晰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敏求  《舆地纪胜》  札记  西陵  王令  琵琶  王安石  次韵  房日晰 
描述:,今姑录以待考。”《全宋诗》卷六百三十一《王安
新编历史故事剧 鹤冲天(文学本)
作者:赵莱静 罗周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乐伎  历史故事剧  晏殊  翠翠  宋祁  琵琶  进士及第  姑奶奶  翰林学士 
描述:本剧展示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起伏坎坷的人生旅程,对他与歌坊艺伎的特殊交往与情感有细腻真切的描摹,已经被搬演上戏曲舞台,获得较大的成功。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落花微雨说相思——吟晏几道《临江仙》
作者:泠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李清照  落花  相思  微雨  贾宝玉  小山词  感悟  作品  琵琶 
描述:称解人之作。
“促柱”小考(外一首)
作者:王德埙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声  打击乐  古谱学  大曲  乐府诗  过渡段  琵琶  晏几道词  中序  中国古代音乐史 
描述:古谱学发展,“促柱”成了一个常谈的问题。《乐府诗集·上声歌》载:“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皆寂静,听我歌上声。”查“促”CU本义为迫、近。那么,“促柱”或“柱促”中的“柱”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