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命之树常青:柳梦梅·白玉兰·缘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白玉兰  牡丹亭  杜丽娘  演员  导演  表演手段  表演艺术  唐明皇  扮演者 
描述:渐发胖的身体,使我对“柳梦
吴趼人写过哪些长篇小说
作者:郭长海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趼人  长篇小说  西厢记  李伯元  周桂笙  名妓  白话小说  研究资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牡丹亭 
描述:吴趼人所作的长篇小说(包括《胡宝玉》)共有十四种。今后凡论及吴趼人的长篇小说,都当以他《最近社会龌龊史·自序》中所列出的十种,加上未刊完的四种为准。余者皆为赝品或冒名之作。
汤显祖和雨果的浪漫主义理论
作者:游品玙  来源:宜春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浪漫主义  雨果  牡丹亭  杜丽娘  古典主义  理论  克伦威尔  悲惨世界  理想世界 
描述:85)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剧作家.1827年,雨果写的剧本《克伦威尔》不甚出色,以至无法演出,而他写的《序言》(以下简称
表现与再现——《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形式美之比较
作者:杨亦军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表现与再现  莎士比亚  形式美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剧  中西古典戏剧  剧作家  戏剧艺术 
描述:士比亚(1564—1616年).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对于爱情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烈的赞美,而且都敢于冲破当时统治者的樊篱和剧坛教条,一反陈规陋习,谱写出充满强烈反抗精神的中西爱情之曲.三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已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世界剧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西剧坛的双璧:试析《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陈荣霞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  杜丽娘  哲学思想  莎士比亚  文化品格  个性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  悲剧 
描述:十六世纪,世界文坛上升起了两颗璀璨的巨星,一个是中国的汤显祖,一个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前者于1598年作《牡丹亭》,后者于1594年写《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人类文学史上两部不朽的爱情精品,是雄霸中西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
作者:赵秋长 赵建国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魔幻现实主义  汤显祖  屠格涅夫  意识流小说  柳梦梅  爱情  凯莱  封建礼教 
描述: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陈继儒论《西厢》、《琵琶》、《牡丹亭
作者:蒋星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继儒论《西厢》、《琵琶》、《牡丹亭
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作者:孙康宜 王瑷玲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明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析论
又是一曲《风流梦》——关于《牡丹亭》及其华剧改编
作者:赵俊玠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改编本  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柳梦梅  文艺思潮  王学左派  现代观众 
描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在东半球与西半球,差不多同时升起两颗戏剧明星,那就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同中国的汤显祖.莎士比亚的剧本,据说至今仍忠实完整地照原本上演,而汤显祖的剧本,能忠实完整地演出的根本没有,就是改编本,也极少演出.这实在是一件今人遗憾的事情.
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
作者:白玉鹏  来源:北京经济了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西厢记》  “情”  汤显祖  杜丽娘  现实主义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王实甫 
描述: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两个梦白玉鹏倘若将《草桥惊梦》与《游园惊梦》并提的话,似乎难以道出二者有何必然联系。然而同为生活的折射、在虚幻的梦纱背后,定会有某些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