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46)
报纸(1975)
学位论文(119)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822)
按年份分组
2014(523)
2012(568)
2010(471)
2009(422)
2008(477)
2004(117)
2000(52)
1991(17)
1988(1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8)
中国文化报(62)
齐鲁学刊(6)
戏曲研究通讯(6)
国学(3)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江苏教育(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数学大王(下旬)(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在“梦”与“魂”之间——《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欧俊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郑光祖  郑光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出现的梦意象是魂意象的补充,梦体现了魂的欲求,由魂的活动引起的梦是主人公愿望的达成,魂与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观  审美观  承传  承传  超越  超越 
描述: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
两个最佳女配角——《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试比较
作者:吴文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娘  红娘  春香  春香  比较  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记  汤显祖  游园  惊梦 
描述:“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牡丹亭》里好一梦
作者:贾戎  来源: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传统戏曲  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艺术  戏剧形式  杜丽娘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曲词  综合性 
描述:中国传统戏曲将曲词、说唱、表演、舞蹈、音乐、美术甚至杂技、武术等有机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再论《牡丹亭》的音律问题
作者:刘水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用韵  汤显祖  中原音韵  南曲  曲家  吴江派  王骥德  中国古典戏曲  再论 
描述:性的是凌濛初《谭曲杂剳》中的一段论述:
400岁《牡丹亭》“返老还童”
作者:刘琼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首都北京  林兆华  演员  粮仓  南昆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版《牡丹亭》,自5月18日晚开始在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有着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驻场演出。无论是“
牡丹亭》为何赢得青年心
作者:任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青年观  昆曲艺术  女主角  杜丽娘  舞美设计  大学生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描述:一票难求 盛况空前$$5月8日,记者得知青春版《牡丹亭》百场纪念演出即将在北京举行,5月9日便登陆中国票务热线准备网上购票,页面显示票早在一星期前就卖光了。又立刻拨打北展剧场售票处电话订票
牡丹亭》有望唱响东瀛
作者:梅蕾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家  苏州  歌舞伎  昆曲艺术  日本观  徐国  杨贵妃  日资企业  总领事 
描述:本报讯(记者 梅蕾)昨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国强会见了日本著名歌舞伎艺术家坂东玉三郎、日本驻沪总领事隈丸优次一行。 $$徐国强向客人简要介绍了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目前有1852家日资企业入驻苏州,2006年,苏州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达到231亿美元,31万日本人来到苏州旅游观光。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