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的元气说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元气说 元气说 冲气 冲气 阴阳 阴阳 五行 五行 体用 体用
-
描述:王安石的元气说体现了其治学思想和方式的独特性。元气与道是联系在一起的,道是本体,元气是作用。所以,当王安石阐述元气与冲气的关系也用到"体用"这对范畴时,这里的体用论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用论。五行
-
《周礼》中体现王权制约思想之制度及其后世演变
-
作者:潘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王权 法制
-
描述:立论基础,明确的官员分权理论是王权有限性的基础。第二部分归纳并分析《周礼》中体现王权限制思想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冢宰制度、保氏制度、内外府制度以及匠人制度。通过对具体制度的分析,探究这些制度
-
周礼兴衰影响下情爱婚恋的多重变奏:谈《诗经·国风》的婚恋诗
-
作者:张进科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爱情婚姻 周礼 诗经研究 女子 情爱 国风 诗歌 精神取向 礼乐文化
-
描述:在对爱情婚姻的低吟高唱中,体现出了彼此不同的精神取向和文化风貌:一是在周礼风范影响下的含蓄表
-
《牡丹亭》新探:魔幻现实主义的古典乐篇
-
作者:高芸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牡丹亭》 表现手法 共通
-
描述:示出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共通之处。
-
论“鹅湖之会”中陆九渊认知的九卦之序
-
作者:黃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鹅湖 本心 子爵 儒家 象山 陆九渊 思想 君子 异同
-
描述:一北宋时期由儒学内部兴起的义理之学即道学,到了南宋时候越发壮大。宗师辈人物乘时迭出,他们纷纷著书讲学,传承圣贤思想。而活跃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下,在日后对中国哲学思想影响尤为深远的"心学",便借此契机
-
庄子对儒家的回应
-
作者:左国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仁义 齐物 回应
-
描述:为基础的等级制度,维护周礼的核心精神。由于儒家的这种态度,诸子之间有关解决社会问题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围绕儒家的思想主张来展开的,可以说他们的思想主张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反思对象而展现出来的。要言之,是否恢复
-
孔子与尧、舜禅让说
-
作者:马强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尧舜 禅让 周礼 为君之道
-
描述:禅让之制历史上多有讨论,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谈论禅让的语句,然孔子是否提倡禅让制度,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孔子赞扬尧舜是为表率为君之道,无半点赞扬禅让痕迹,提倡禅让也是与其正名主张相违背的。
-
浅析孔子的历史观:以赵盾弑君一事为例
-
作者:岳文婷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历史观 周礼 道德标准
-
描述:在《左传》"赵盾弑君"一事中,史官董狐违背史实,指控无辜者,有失公允,而孔子从维护周礼和道德借鉴的目的出发,对董狐之误持褒扬态度。本文仅试以《左传》中孔子对史官董狐的评价一事为例,来浅析孔子的史学观
-
“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
-
作者:张自慧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周礼 克己复礼
-
描述:"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通过自觉约束个人言行举止,回复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通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仍能为中国的现代道德
-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
作者:禹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元帝 王莽 礼制 周礼
-
描述:西汉元帝登基以后,实行全面尊儒,以儒家经说为准绳,审视汉初以来的礼制,并将以为不合古制的部分以周礼作矫正。王莽掌政之后,在礼制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元帝以来儒家化礼制变革的进程,如在宗庙礼制方面,禘祫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