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梅珍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周    儒家  道家  文质  礼的形式  礼的本质  人的本质 
描述: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它脱胎于原始宗教禁忌,又是对宗教禁忌的包容性超越.它既包涵了"敬鬼神"的神灵崇拜内容,又有着规范人类群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原则的人文内涵.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当时杰出的
周礼》“司寇”考
作者:关晓丽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司法   
描述:,《周礼》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
周礼耀“讨债”
作者:张华侨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耀“讨债”
“唯情”的困惑——论汤显祖文学的内在矛盾及成因
作者:左其福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情  宋明理学  非情  三教并立  晚明心学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的核心范畴,“唯情”是他一以贯之的文学主张。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制约,其文学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如情与理的矛盾,“唯情”与非情的矛盾,而这一点往往为学者
以“性格组合论”《紫钗记》之霍小玉
作者:鲍开恺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霍小玉  性格组合论  性格组合论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传奇  传奇 
描述:单纯而不丰富 ,是“扁形人物”而非“圆形人物” ,甚至抹去了唐传奇中人物性格的闪光点。这不能不说是汤显祖创作初期的不成熟之笔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牟艳丽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周礼  雅乐  礼乐文化 
描述: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超越夏商的礼乐文明,就此,礼乐文化的一切重要方面,都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被打上了文明社会的印记。这种新的文明模式,不仅是对夏、商文化的改造,而且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
作者:朱维德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说文  隐含 
描述:
西汉礼学论略
作者:林存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汉  礼学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各具致思 ,且颇与政治、世运相起伏。虽其未能大行于世 ,然已俨然参与到寻求社会治乱之列。尤可注意者 ,司马迁、班固对礼学演进所作的梳理和总结 ,开启了礼学学术史的门径 ,且成为此后历代所遵循的一种范式。
周礼》中的契约及其反映的商业关系
作者:朱红林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傅别  质剂  书契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礼》中所载的契约种类、契约管理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官营借贷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再次证明《周礼》所载的商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春秋战国制度的反映,为进一步确定《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新的佐证
周礼》中人才文书管理制度
作者:孙瑞  来源:档案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人才文书  制度 
描述:本文认为 :周人才文书是由专门的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国人进行考察后形成的 ;周对人才文书的管理制定了定期呈献、专人专库、多处保管及正副本制度 ;周利用人才文书任用、考核人才 ;周人才文书具有法律凭证、历史借鉴和参考依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