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07)
报纸(2774)
学位论文(156)
图书(110)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17)
历史名人 (2557)
才乡教育 (250)
红色文化 (105)
文化溯源 (103)
地方风物 (43)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按年份分组
2014(868)
2011(597)
2002(83)
2000(95)
1997(62)
1988(61)
1986(62)
1984(58)
1982(71)
196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6)
上海戏剧(90)
中国戏剧(51)
剧本(12)
文学评论(8)
创作评谭(7)
江苏戏剧(7)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今日湖北·下半月(1)
今日湖北(下半月)(1)
刘绍棠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乡土文学  北京作家  中国作家  创作生涯  发表作品  代表作  《人民日报》  新华社 
描述:刘绍棠同志逝世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张宝瑞)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京逝世,终年61岁。刘绍棠出生于京郊大运河畔,他的创作生涯与大运河
论汤显祖与曹雪芹写
作者:杨健民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宝玉    明清时期  甄宝玉  《西厢记》  秦可卿  牡丹亭题词》 
描述:论汤显祖与曹雪芹写
“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版本考辨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版本考辨  江南  《宋诗纪事》  王安石诗  临川  《全宋诗》  文集  明嘉靖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光照临川之笔——试析临川对联文化的群众根基与历史渊源
作者:范锦文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文化  历史渊源  临川文化  临川市  试析  根基  赣抚平原  汤显祖  张居正  王安石 
描述:“岿岿羊城育人杰;滔滔汝水自风流。”这是在江西省临川市流传已久的一副古对联。始建于公元1996年的临汝县,后改为临川市,公元762年,城址由赤岗迁至羊角山,临川又别称为羊城。它位于赣抚平原,历来
论晏几道的痴情:谈林黛玉的痴情
作者:高国藩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描述:得灵感于《小山词》,黛玉是曹雪芹部分揉合进晏几道性格的女子。
你与运河同在——悼刘绍棠同志
作者:王恩宇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几处提到那几位“荷花淀派”作家的散文《岁月的风》一起寄给绍棠同志,还未来得及寄,他却走了,永远看不到了。……
送别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同志
作者:本社  来源:中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送别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同志
奏重俗雅俗四重奏
作者:陈四益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化  俗文化  四重奏  雅人  晏殊  高雅文化  雅与俗  柳永  京剧  “雅” 
描述:高雅文化的称呼,现在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了,但是,似乎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有时,高雅是对作品的评价,有时又是对艺术样式的肯定。我们似乎喜欢模糊,含含糊糊,既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解释,高兴说什么高雅就给什么冠以高雅的说法,操之在我,实在要比钉是钉铆是铆方便得多。但也正因为含糊,提倡云
甬上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学案  建树  先生  浙东  学术  陆九渊  后学  元学  象山 
描述:甬上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李才栋陆九渊在槐堂、象山讲学十数年,弟子属籍几数千人。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称:“何其盛哉”!其在江右之门人虽都能维护师门旨趣,可是在学术建树和光大门户方面则大大有逊于
读晏殊《飞白书赋》:论飞白书法
作者:龚克昌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晏殊  白书  欧阳修  书法家  宋太宗  书法创作  文学艺术  个性特征  《碧鸡漫志》 
描述: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右观文殿大学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