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人物杜丽娘的女性研究
-
作者:蓝玉琴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女性意识自觉 父权结构 女性主体
-
描述:說行動來說明劇中父權思想的特徵,分析情節中所呈現的性別意涵,進而指出《牡丹亭》劇中確實呈現出一個典型的父權結構社會。第三章論述杜麗娘內在的女性意識之萌發與成長歷程。杜麗娘在劇中所表現的言說行動或抉擇
-
《牡丹亭》与《红楼梦》的两种关怀:「情」与「女性」
-
作者:王月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怀 情 女性 牡丹亭 红楼梦
-
描述:清代流傳之審美觀,另一方面結合筆者近年在中國性別研究上關注的心得;職是,本文擬就明清兩部最重要之「言情」經典:一是十七世紀的明代萬曆《牡丹亭》,一是十八世紀的清代乾隆《紅樓夢》,深化其對「情」與「女性
-
《牡丹亭》与《桃花扇》的现代性萌芽略探
-
作者:焦宗烨 景菁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牡丹亭 现代性萌芽 理学传统 表达与反叛
-
描述: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伟大。《牡丹亭》《桃花扇》这种表达与反叛交织的表现佐证了《牡丹亭》《桃花扇》两部划时代的戏曲巨著所客观表达的意识缺乏完整而宏伟的思想体系,仅属懵懂的现代意识或仅仅是现代性萌芽。
-
《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之形象对比
-
作者:郭红波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春香 形象对比
-
描述:本文将《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红娘与春香这两个重要的配角人物的形象的异同作了比较,并分析了她们形象不同的原因,展现了两位女配角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文化意义。
-
浅析《红楼梦》中昆曲的作用
-
作者:赵宝靖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昆曲 小说结构 人物形象 黛玉 牡丹亭 脂砚斋 戏曲 宝钗 甄宝玉
-
描述:识"的文化传承方式完成了对昆曲艺术的继承和发扬。昆曲作为戏曲文化
-
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符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联想 《西厢记》 《红楼梦》 连锁反应 语文教师 牡丹亭 水流
-
描述:锁反应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储备和丰富的联想才能实现。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储备,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联想丰富古诗词教学。[第一段]
-
徽州 在婉约的书香中迷失
-
作者:sky 来源:北方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建筑 杜丽娘 牡丹亭 黄梅戏 宋词 宏村 行走 老人 明清时期
-
描述:那种恍惚从宋词中飘散出来的清丽婉转,那些氲氤在黑白分明的建筑和月塘波影里的古意,正是徽州独有的韵味。
-
文学中的“情悖于理”
-
作者:贾文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理 文学作品 合情 别趣 杜甫 沧浪诗话 生活中 牡丹亭 生活逻辑 汤显祖
-
描述:一我们平时议论文学作品,常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合情合理”。情与理一致,看来是文学的常规。然而,文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只合情,不合理,情与理不一致,也就是“情悖于理”。
-
浅谈戏曲中的梦幻表现
-
作者:李晓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梦境描写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梧桐雨 舞台时空 中国戏曲 明代戏剧
-
描述:临川四梦”的写作原因归结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见梦境在剧作家的写作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同时一
-
昆曲语境中的同性恋现象
-
作者:陈益 来源:寻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同性恋 昆曲 李渔 汤显祖 传奇 男权社会 家班 牡丹亭 张凤翼 男旦
-
描述:昆剧团联合推出昆曲《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