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4)
学位论文(29)
报纸(25)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7)
地方文献 (66)
地方风物 (52)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27)
2012(34)
2011(28)
2007(23)
2006(30)
2004(14)
2001(11)
1999(5)
19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大众文艺(2)
经济体制改革(1)
科园月刊(1)
新一代(1)
江苏林业科技(1)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青海师专学报(1)
某些含薄弱面岩石的破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颜玉定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因分析  破裂特征  剪切破裂面  薄弱面  裂纹面  断裂力学  张性破裂  微裂纹  黑云母  亚临界扩展 
描述: 作为在实验室用于强度等研究的岩石试件,一般尽量取用结构比较均匀、无宏观裂纹的材料.然而,在断裂力学、地震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中,却往往有意识地选择含有某种微裂纹的试件,其目的是使室内实验尽可能地与实际情况相类似,有利于产生更正确的结果.
自发性气胸并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忆 许文灿  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胸  复张性肺水肿  防治  临床分析  并发症 
描述:,1例复查胸片较晚于第7天显示完全吸收。结论 临床应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典型放射学发现及早对自发性气胸并发复张性肺水肿作出诊断及防治。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作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治疗失误致复发张性肺水肿6例分析
作者:张利 吴静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发张性肺水肿  病因学  治疗失误 
描述: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液 3例。听诊病侧肺部遍布湿罗音。胸片见患侧肺已复张 ,但有大片边界模糊的斑片状渗出阴影。血气分析存在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本组在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后立即给予吸氧、强心剂、利尿剂
肺复张后肺水肿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继发 皮静波  来源:黑龙江医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复张后肺水肿  临床分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皮质激素  结核性胸膜炎  复张性肺水肿  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  静脉注射  利尿剂 
描述:。1.2临床表现。胸闷、剧烈咳嗽24例;开始均为干咳然后咳大量或小量泡沫作痰14例;痰中带血或粉红色泡沫样痰12例;呼吸困难18例;紫组15例;低血压3例;胸疼10例。病变侧均发生湿罗青。X线胸片均有病侧肺叶周围弥漫性小斑片影。1.3治疗8例较轻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后很快恢复,16例较重者给予高浓度踱氧,静脉注射皮质激素、利尿剂及氨茶等,症状均在数小时内改善,湿罗青消失。2讨论2.1发病机理肺复张后肺水肿的发生机理为:大量快速抽出气体或液体,由于胸腔压突然增加,并作用于肺间质,使流入扩张肺脏的血流量骤增,毛细血管壁间外静液压差大为增加;另因萎缩的肺组织通气和血流灌注不足,影响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代谢,使渗透性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从而发生肺水肿。2.2诊断肺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不难,在一次大量或快速抽液或排气后数小...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作者:蔡清德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  永乐迁都  书法  李时勉  金琮  徐霖  金陵三俊  祝世禄 
描述:风演变见证了明代书法的盛衰变迁,是明代书法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与缩影。
复张性肺水肿致急性呼吸衰竭10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何布 郑志群 陆骏灏 浦秦华 姚月平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水肿  肺水肿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呼吸  人工  人工 
描述:致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缺氧,有利于改善预后。
无创通气治疗复张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作者:王立芹 赵萌 杨福堂 刘乃政 赫泽蕊 侯庆民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无创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右侧气胸  负压吸引  自觉症状  心电监护 
描述:/分,血压90/63 mmHg,SpO2 80%左右.
王安石生前毁誉交替现象的政治文化分析
作者:王荣科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评价  北宋  政治文化 
描述:他在政治文化上又回到了传统与主流,并重新获得士大夫的肯定。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杜丽娘“天然人”形象
作者:郭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杜丽娘  “天然人”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借此提出杜丽娘的天然人形象观点,从而探讨作者汤显祖的创作动机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