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鬼可虚情,人须实”: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朱伟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阴影原型  人格面具  《牡丹亭》  心理学分析  汤显祖  柳梦梅  封建礼教  惊梦  感性生命 
描述: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
辛劳浇开枣花香——记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宗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大学  花香  农业新技术  贫困地区    陕北  工作者 
描述:辛劳浇开枣花香——记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宗教授
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战国楚卜筮祈祷简中的“馈食
作者:于成龙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楚简  馈食  《周礼》  《少牢馈食  《特牲馈食 
描述:牢馈食"与"特牲馈食"可与典籍记载相互参证。同时,此"馈食"中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
“解官制胜门生,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作者:张再林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晏殊  北宋  中国  文献资料  人际关系  古代文学史 
描述:“解官制胜门生,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学与宗教学研究的融通——邹昌林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
作者:吴树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学  邹昌林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  《周礼》  书评 
描述:邹昌林先生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以《周礼》为主要研究对象。他择取宗教学研究与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新视野,从文化源头上对中国古代国家宗教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他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探讨我国
传人物之风神 补史传之遗缺——论王安碑志文的文学成就
作者:杨安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  碑志文  文学成就 
描述:王安为北宋大臣,在其所著《王魏公集》八卷中,惟碑志文这部分叙事之文具有法度,尤其是沈季长、元绛两篇志铭,在叙事、抒情和人物刻划诸方面,特色鲜明,力现人物的风神品性,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不仅是王安
以“仁”释,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作者:赵玉敏  来源: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孔子  周礼  重构 
描述: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的改造主要是以仁释、援仁入乐。将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变为一种文化精神和教育资源,从而在礼乐秩序崩解之际,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正是这个生长点,使礼乐文化具有了深远
张横渠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曹南冥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思想  曹南冥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李觏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论评论〉)
作者:金中枢  来源:成功大学历史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觏的经学初探提要(兼评拙著〈李泰伯的论评论〉)
马宗:世博期间清真食品供应是安全问题、政治问题
作者:林蓝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品供应  食品供应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  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  清真  清真  主副食品  主副食品  境外人士  境外人士  参观者  参观者 
描述:上海世博会就要开幕了,预测有7000万参观人次。洪长兴总经理穆萨·马宗对记者分析,若按日均40万人次推算,上海每天要供应主副食品546.64吨,就是说,184天展期中,7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