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宋代理学家的诗学理论
作者:丁放 孟二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家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历史  朱熹  邵雍  魏了翁  哲学  陆九渊  朱子语类  南宋理学 
描述:宋代理学家的诗歌创作和诗论具有特殊的风貌,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诗派象他们那样,将诗歌与哲学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诗学成为哲学的附庸。《四库全书总目·击壤集提要》对邵雍及宋代理学家诗歌的特点作了相当精彩的描述:
对《宋元学案》中陈澔传略的一些订正
作者:李才栋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书院  理学家  都昌县  朱熹  虞集  四书  经师  奎章阁  同治 
描述:陈澔是元代的理学家,著有《礼记集说》。陈澔的礼记集说和朱熹的四书集注,曾经是明清两代各类学校的“御定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①,影响是相当大
编辑·学者·专家
作者:周振甫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学  开明书店  浙东学术  陆九渊  章学诚  著者  浙东学派  书稿  朱熹 
描述:一我在上海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时,同傅彬然先生在一起。记得傅先生曾经讲过,做编辑的围绕着著者的书稿转,今天围绕着这部书稿转,明天围绕着那部书稿转;好比跑龙套,今天围绕着这位主角转,明天围绕着那位主角转。傅先生说这段话,他的含意是说,做编辑的,一般说来,知识比较杂,不象著者对他所著的
古人论学
作者:泽之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论  为学之道  聪明  古人  穷理  顾炎武  陆九渊  居敬  读书  朱熹 
描述:致学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王夫之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而准
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考
作者:李才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北宋时期  书院志  文献通考  庐山国学  星子县  王应麟  同治  朱熹  南康 
描述:历来说法不一。王应麟在《玉海》中引周述言,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白鹿洞学徒数千百人”。《文献通考·学校考》也说:白鹿洞书院“学徒数千百人”。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教育史书籍,大多因循这种说法。近来出版的《中国古代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更直截了当地讲:宋初白鹿洞书院有学徒“数千人”。可是据《文献通考·职官考》、《同治南康府志》、《同治星子县志》、毛德琦《白鹿书院志》、
关于“鹅湖之争”的年代小考
作者:陶跃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  铅山县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  年代  江西省  朱熹  记载  书院 
描述:“鹅湖之争”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因认识上的分歧而产生的一场论争。这件事发生在今江西省铅山县鹅湖书院,又称“鹅湖之会”。近阅任继愈同志著的《中国哲学史》,见其关于鹅湖之争年代,做了这样的记载
“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辨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描述: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进行的“无极太极之辨”,是一场具有多方面哲学内容和重要哲学意义的辩论。这场辩论,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层开的,但却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提供了值得探讨的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
陆九渊的学习心理思想
作者:王道行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上卷  象山先生  朱熹  读书方法  借鉴意义  精神实质  学者  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史 
描述: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今江西抚州金溪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3年)。他是我国宋明理学“心学”一派的创始人。他一直和朱熹齐名
宋学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观
作者:徐远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观  “权”  王安石  朱熹  “作”  “述”  孔子  文化发展模式 
描述:宋学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观徐远和发展问题作为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之一,已成为现代人类的自觉意识。自从发展成为人类的一种自觉的生存选择,便产生了有关发展的观念。人类的发展观依据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演进。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
关于杨时 : 答王煜先生
作者:马积高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时  王安石  理学家  宋明理学  朱熹  龟山  反对  文学  人品  评价 
描述: 王煜先生对拙著《宋明理学与文学》作了详细的评论,益我良多,惟其中提到对杨时的评价,以为除反对王安石,其人品无可议,我觉得需要作一点说明。杨时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表现他在政治上的保守,但我以为这是当时理学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