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柳絮池塘淡淡风──浅议诗风
作者:刘乃昌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柳絮  梅尧臣  范仲淹  文学活动  人生何处不相逢  承传关系  北宋前期 
描述:柳絮池塘淡淡风──浅议诗风
试论和辛弃疾艳情词的同异及成因
作者:胡敦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太祖  巩固统治  重文抑武  陈桥兵变  统治集团  北宋  艳情词  辛弃疾  歌舞  武将 
描述:对此,辛具有典型性。通过两人艳情词的比较,或能管窥宋词某些规律性的问题。一宋太祖于陈桥兵变取得帝位之后,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杯酒释兵权”,定下了重文抑武的文治路线,使两宋的政治、军事、文化
春色处处 令人心醉--《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
作者:张绍靖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注点评的有一些,然对它细作分析的却不多见。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对其吟诵再三,仔细品味,甚感其有"春色处处,令人心醉"之妙,在用语、写法、结构上,也有许多值得借鉴、认真学习的地方。
柳絮池塘淡淡风——浅议诗风
作者:刘乃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前期  王安石变法  柳絮  风格与流派  梅尧臣  西昆体  范仲淹  转换时期 
描述:北宋前期右文重学,特别真宗、仁宗时代,社会相对安定,朝堂重臣多文章奕世之才。真宗朝到仁宗天圣末年(998—1032),是杨、刘风采耸动天下时期。仁宗天圣以后,涌动起欧、梅诗文改革新浪潮。正是介于
风流蕴藉《珠玉词》——词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初探
作者:周长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歌女  闺妇  北宋词  花间  词人  征夫 
描述:,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词坛四大开祖之一。其所作《珠玉词》,被誉为“北宋词坛上的报春花”。对于其人其词,历来颇有评说。南宋葛立方说“身居富贵而又善言”。北宋吴处厚赞同叔“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珠圆玉润呈风流:《珠玉集》的现代阐释
作者:曹志平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珠玉集 
描述:珠圆玉润呈风流:《珠玉集》的现代阐释
人类苦恼和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论的词
作者:彭宇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社会人生  宴舞  心境  笙歌  庭院  词学研究  景象  矛盾冲突 
描述:呈现出一种季春景象般的残破和冷清,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个人生活感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体验。的大部分词,总是隐含着一种幽深的苦恼,一丝不易觉察的感伤,一息对社会人生的喟叹。即使是在笙歌宴舞的大地欢乐
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与北宋教育论略
作者:何绵山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教育    第一功臣 
描述:教育鼎盛和人才辈出,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北宋的教育发展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对振兴北宋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迷离哀婉 独具其妙——《浣溪沙》赏析
作者:朱惠国 丁向荣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的名篇,也是宋词中的精品,从所抒发的情感来看.无非是时光流逝的怅惘和怀旧的感伤,但由于词人抓
月夜抒怀,遥寄愁思─—《蝶恋花》赏读
作者:王丽丹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主人公  月夜  心上人  愁情  卧不安  《人间词话》  表现手法  王国维  间接表现 
描述:月夜抒怀,遥寄愁思─—《蝶恋花》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