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2)
报纸(153)
图书(12)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6)
地方文献 (66)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73)
2013(28)
2012(47)
2011(26)
2009(24)
2007(29)
2005(11)
2004(5)
1999(8)
1995(7)
按来源分组
福建艺术(2)
妇女生活(1)
婚育与健康(1)
雨花(1)
长江文艺(1)
人民文学(1)
青年作家(1)
科学与文化(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学习博览(1)
论《聊斋志异》的诗及其与晚明文艺启蒙思潮的关系
作者:李灵年 韩石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启蒙思潮  晚明文艺  汤显祖  文言小说  小说家  诗境  诗意 
描述:论《聊斋志异》的诗及其与晚明文艺启蒙思潮的关系李灵年,韩石《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一种整体的连贯性的诗弥漫、渗透其间。在此之前或之后的文言小说,写鬼狐怪异的很多,但没有象
抒情形象的性格——读晏几道《鹧鸪天·佳会》
作者:陈其昌  来源:江南诗词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抒情形象的性格——读晏几道《鹧鸪天·佳会》
它应是“真、善、”的颂歌——试论文艺作品的爱情描写
作者:陈乃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爱情描写  爱情生活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艺术构成  细节描写  生活内容  性爱  艺术效果 
描述:受不亲”
寻其吐属 如获剑--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五周年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申时行  万历十九年  万历年间  大学士  汤显祖  首辅  内阁  江西  权术 
描述:直受到了张居正的排斥和打击。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张居正病死。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癸未科会试,大学士徐有丁和吏部左侍郎许国主考,汤显祖中了进士。内阁首辅张四维的儿子张甲征、次辅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和
可唱可听之: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赏析
作者:张光亚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黄梅戏  音乐赏析  戏曲音乐  沈凤喜  音乐风格  音乐的  三十年代  大学生  美的境界 
描述:深。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的成功,主要就在于它基本上达到了可唱可听之美的境界。这个戏在合肥、无锡等地演出时,不少观众其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到后台来要谱子,他们不但爱听而且爱唱,急着想学。很多观众认为这个戏的唱腔好听、好懂,好亲切,既有浓郁的黄梅戏传统芬芳,又有足够的新鲜的甜美气息。陈精耕可能还不为人们所熟悉,但他作曲的黄梅戏《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柯老二入党》《未了情》和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孟丽君》《家》《春》等,却都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喜爱的佳作。在《啼笑因缘》中,他长期在戏曲音乐创作上的艺术积累和探索,又得到一次成功验证和精彩结晶。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适意为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作者:张静秋  来源: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屠隆  性灵论  审美意识  明中后期  汤显祖  文化精神  性灵说  审美理想  社会心理 
描述:适意为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试析《游褒禅山记》的曲笔
作者:余云叶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  曲笔  艺术形象  试析  托物言志  说理文  由浅入深  寻幽访胜 
描述:来开笔,指出“华山”原是“花山”之谬,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从前洞写到后洞“其见愈奇”时,按理下文
诗的“散文”新辩——当前新诗发展趋向之弊谈
作者:梁锦茂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新诗发展  散文诗  自由体  散文化  王安石  内容与形式  诗歌艺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描述: 一首先,“诗歌的‘散文’”的提法,根本就不符合诗歌本身这一最为凝炼的文学形式。所谓“凝炼”,这里指的即是诗歌的内容,也是诗歌的表达形式。正如《诗词例话》中说道:“《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
为了,我们相聚在“白云黄鹤”的地方——本刊2004年全国
作者:王嘉秀 高朗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中国  通联站长  杂志社 
描述:8月21日至23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社在湖北武汉滨湖宾馆召开全国通联站长座谈会,来自29个省(市、区)的通联站长齐聚荆楚大地,共话杂志发展。湖北银监局副局长支德勤到会祝贺,银监会合作部综合处副处长殷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杂志社领导带领部分员工以及湖北银监局合作处、信合办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作者:费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度创作  杜丽娘  汤显祖  舞台  演员表演  昆曲艺术  中国昆剧  牡丹亭  观众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已流传四百余年了,是昆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自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几乎成了中国昆剧的发展缩影。杜丽娘这个“天下第一有情人”的艺术形象,不但给了传统社会的男女青年以极大的精神慰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感人至深。在世纪之交,人们给予这部名剧的关注超出了